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紫云校区>>科研之窗>>2023年度区课题>>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画数学” 课堂实践研究>>心得反思>>文章内容
《乘法分配律》个人反思-- 王燕萍
发布时间:2024-11-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燕萍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使用“画数学”的方法来验证猜想。这一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应用多种表征方式解释算式相等的原因引导学生经历思维过程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并能解释思维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所学知识间的关联性,关注知识的整体性,从而使数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经过教学,我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亮点

加深理解:学生通过语言表述、画图等多种表征方式充分参与思维过程,将思考过程直观、动态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调节思维方式和思考路径,主动参与构建数学知识,内化数学理解。

直观易懂:通过画图,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形,使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易懂。这种方式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思维品质:通过画图,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直观”的方式表示出来,体验和感悟各种表征方式的特点,沟通各表征之间的联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沟通知识间联系。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学生画图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的画图能力不规范,难以准确地表示数量关系。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画图能力的训练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画图技巧。
    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各种表征过程:尽管出示了学生画图的资源并结合资源进行了解释,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清晰地解释思维过程
    教学节奏需要更加紧凑: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时教学节奏过于松散,导致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更加严格地控制教学节奏,确保每个环节都紧凑而有效。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到运算律研究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在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尝试总结概括,提升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体会到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在画一画、写一写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学生用多种表征方式解释了相等的原因,从乘法的意义出发,进一步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思维可视化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和价值。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方法,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同时,我也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进步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