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紧紧抓住让学生“一份份地比”,通过圈一圈、比一比、数一数等活动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且设计固定标准量和变化标准量来寻找倍数关系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安排,通过图形直观、演绎推理、类比分析等方法让学生经历倍的变化,不断加深对“倍”的认识;之后,再由学生自己来“创造倍”,体会倍数的变化,理解倍的本质;最后,在不断地素材变化中,提炼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方法,形成技能,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本课探究过程中,学生贯穿运用“画数学”的方法来清晰思路,解决问题,体会到了“画图”对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经过本次教学,我收获了一些宝贵经验,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亮点
1.探究倍数关系过程中,我设计了“圈一圈”等环节,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将标准量先圈成一份,再一份份地圈另一数量,明白几倍就表示这样的几份,让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显而易见。
2.学生在认识倍数关系后,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创造倍”的活动,可以用实物、图形、线段等等来表示出不同的倍数的关系,从图形上升为模型,从概念教学领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在“创造倍”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找到“标准量”是几个,从而出现圈错标准量的情况,因此在新授环节可以再多强调首先要“把几个看成一份”,再按这样的“标准量”一份份地去圈一圈、比一比、数一数,得到倍数关系。
2.在对比的过程中,由于数量的不断变化,部分学生会搞混淆,可以把需要需要的对比的两个倍数关系同步呈现在PPT上,这样更加清晰。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教学紧扣倍的本质,运用“画数学”的策略帮助学生学习,让倍数关系更加清晰。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也将继续探索并优化这一教学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正确合理运用,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