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标
课题已过中期,本阶段旨在 2025-2026 学年上学期,进一步整合中期研究成果,深化具身认知理论在小学英语实践作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完善实践作业设计方案,全面检验作业实施效果,形成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确保 12 月份课题顺利结题。
二、研究内容
梳理中期研究成果,包括已形成的部分作业设计方案、初步实践数据等,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本阶段研究的侧重点。
针对中期研究中发现的作业设计在贴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具身体验深度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类型,如增加户外探索类、生活模拟类等具身性更强的作业。
扩大实践应用范围,在中期实践班级的基础上,覆盖更多不同层次的班级,全面收集实践数据,深入分析作业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成绩及综合能力的影响。
系统总结研究过程,提炼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英语实践作业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模式,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研究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9 月份:中期成果梳理与问题分析阶段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全面梳理中期研究成果,包括作业设计方案、实践报告、数据统计等资料。
对中期实践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师生反馈,找出作业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部分作业具身性体现不足、学生参与度差异较大等,形成问题分析报告。
(二)10 月份:作业优化与实践拓展阶段
基于问题分析报告,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原有作业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升级,重点增强作业的具身体验感和针对性,每个年级组新增 3-5 份特色作业方案。
选取中期实践效果较好的作业方案,在新增的实践班级中进行推广应用,同时记录不同班级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比较分析实践效果的差异。
(三)11 月份:全面评估与成果提炼阶段
设计全面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学生英语成绩提升幅度、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结果等,对所有实践班级进行综合评估。
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评估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讨论,提炼出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英语实践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和模式,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四)12 月份:总结完善与结题冲刺阶段
整合整个研究过程的资料,包括中期成果、本阶段优化的作业方案、实践数据、评估报告、阶段性研究报告等,进行系统梳理和归档。
撰写完整的课题研究总报告,突出研究的创新点和实践价值,同时准备好结题所需的其他材料,如成果展示课件、学生作业成果集、专家评审意见表等,邀请专家进行预评审并根据意见进行最后修改,确保顺利通过结题。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继续查阅相关文献,借鉴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作业优化和成果提炼提供理论支撑。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作业设计和实施策略,根据反馈及时改进,形成 “设计 - 实践 - 评估 - 优化” 的良性循环。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定期收集师生对优化后作业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实践效果。
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软件对实践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如学生成绩对比、参与度百分比等,同时结合质性资料,如学生作业反思、教师观察记录等,全面评估研究效果。
五、预期成果
形成一份详细的中期研究问题分析报告和作业优化方案集。
完成一份全面的实践效果评估报告,包含丰富的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
提炼出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英语实践作业设计的模式框架图及说明文档。
撰写 1-2 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争取在核心教育期刊发表,完善课题研究总报告。
六、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强化课题研究小组的协作机制,每周召开一次小型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及时沟通研究进展,解决研究难题。
时间保障:合理调配课题组成员的教学任务,保证每周至少有 2 个半天的专门研究时间,确保各项研究任务按时完成。
资源保障:学校增加课题研究经费投入,用于购买更丰富的实践材料、开展外出交流学习活动等,为研究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
专家保障:邀请更具权威性的教育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担任课题顾问,定期对研究进行指导和点评,提升研究的专业性和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