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红色基因:小学课间体育游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背景
《厚植红色基因:小学课间体育游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课题组2023年12月申报的天宁区教科研课题,于2024年3月开题。本课题围绕红色主题实现德育、体育之间有机整合。为探索课间活动中让学生“走出去”“动起来”提供有效途径。创造性的想法和构思付诸具体的课间活动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和反思,突破传统惯性思维,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释放压力和激发兴趣,发掘和挖掘体育品德内涵,形成创新活动体系,培养学生健康行为和道德品德,展现课间活动新样态,拓宽德育教育的视野和方式,全面塑造有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及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少年。
1.基于国家及地方政策的颁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运动魅力,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一小时”的习惯。202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7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024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每天一节体育课,到2025年秋季学期实现全省小学全覆盖。
2.基于小学课间活动的现状
当前小学课间活动的学生以教室和座位上居多,而在学校操场和室外活动的极少,这无疑违背课间活动设置的初旨。学校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延迟下课的现象,将短暂课间占用,课间时间无法得到保障,课间活动的开展举步维艰。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课间活动的不重视是导致该现象的直接因素,他们认为课间活动不仅耽误了学生的学业,而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课间时间应越短越好。学校活动场地的不完善、课间活动内容单一均会导致课间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3.基于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和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生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的培养都是以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基础的。只有学生从内心喜欢上了体育运动,愿意参与体育运动,才能不断地实现体育精神的感悟与增强。因此,通过课间活动中进行体育游戏会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运动的快乐,进而喜欢上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