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结构教学研究”教学设计
内容 |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
执教 |
周月霞 |
||||
学校 |
常州市紫云小学 |
班级 |
紫云小学二(3) |
||||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估算的意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数进行简单的估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估算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而在第一学段(1-3年级)的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学习的内容具有相同的“学习过程结构”,即“估的结果是什么?——怎样估——为什么这样估——估的对吗?”因此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现实情境中体悟估算的意义和作用,真正帮助学习建立起估算的自觉意识,并提升学生灵活运用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方法结构设计 本课《估算》是一节“教结构”和“用结构”的课。主要是解决生活中“够不够”的问题,先“教”:《米小圈上学记》31元,《格林童话》52元,带80元够吗?让学生“一估二比三判断”来解决问题,再“用”这样的方法结构来解决《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38元,《十万个为什么》39元,80元够吗?因此学习的内容具有相同的“学习过程结构”。对比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把不方便计算的数估算出结果来解决问题,为后续学习估算打下基础。 三、学生分析 1.素养基础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力),会比较与一个数接近的整十数是几(“数感”和“数据分析观念”)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够不够”问题(应用意识)。 2.培养预期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数进行简单的估算(模型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应用意识)。 |
|||||||
过程结构设计 |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素养培养预期 |
||||
常规积累
复习铺垫 |
1.整十数口算10题
|
开火车口答
说一说,怎么估计
说一说,怎么判断 |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能力、数据分析观念 |
||||
教 结 构 体 会 估 算
|
1.情境导入:老师想买几本书送给小朋友,来到图书馆首先看到《米小圈上学记》31元和《格林童话》52元,提问:老师带了80元,买这两本书,够吗? 说明:之前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一算二比三判断
3.根据学生回答适时补充并板书: 30+50=80 31+52 八十多 31+52>80 八十多>八十 不够 不够
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一估二比三判断 5.介绍:对比刚才的几种方法,第一种是计算出准确结果的,我们叫“精算”;后面两种是估计出大概的结果,是“估算”。(板书)
|
学生自主探索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给同桌交流。 可能出现的答案: 生1: 31+52=83(元) 83>80 不够
生2:31+52 八十多
生3: 30+50=80 个位再相加肯定大于80了。
2-3位学生说一说过程
他们只是估计了一个结果就比较了。
学生说说喜欢“估算”的理由。重点说明估算只要有大概结果就行,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
培养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思考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
||||
用 结 构 运 用 估 算 |
1.出示《大个子老鼠》38元《小个子猫》39元,80元够吗?你能像刚才这样用“估算”说明吗? 根据学生答案交流: 第一层次: 将39看成30,38看成30,实际上将原来的结果变小了。估的方法不对。 第二层次: 一是将两个数估大看,都是可以的。一是估出了和的大约值。都能正确进行判断。 2.对比两种估算的方法,有的时候需要将数估大,有的时候需要将数估小。 |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给同桌交流。 生可能的答案: 生1: 39看成30,38看成30, 够
生2: 39看成40,38看成40, 39+38<40,够 生3: 39+38 七十多 不够 |
结合之前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头脑里建立起“一估二比三判断”的模型意识。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运用能力。
|
||||
灵 活 运 用 |
练习 1.三2班男生有27人,女生有26人,60本书每人发一本,够吗? 2.妈妈有100元,买一袋大米72元,再买一袋面粉33元,够吗? 3.食堂一排有28个座位,3排够坐90人吗? |
逐个出示,同桌讨论,比比谁的方法多。 |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估算能力以及模型意识。 |
||||
延伸拓展 |
回顾: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根据欣欣一家的菜单,判断营业元阿姨收多了还是收少了? |
同桌讨论 学生谈收获。 |
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提炼学习过程,建立“估算”的模型。 |
||||
板书 设计 |
估算 整十数 算 (估)
判断 |
||||||
教学 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