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科学课阅读课型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总结提炼>>文章内容
《科学课阅读课型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16-12-0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谭夏

一、研究背景

实施科学新课程以来,“科学探究”在广大科学教师心中已扎下了根。作为科学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审视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寻求策略,以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在现行的科学课上,老师们比较重视的是科学实验课,实验课上的扎扎实实,但是碰到阅读课型,教师就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容易将阅读课型上成读书课,偏离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忽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我认为如果能将阅读课型进行研究并能探究出阅读课型的教学的一般规律,将会带来以下的教学意义:

1.能够抓住阅读课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能按照阅读课教学的一般规律,给教师以教学的参照。

2.对学生来说,可以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的科普类阅读中,提高学生科普阅读的能力。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对科学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同时也确定了阅读课型概念的界定:

科学阅读课型是让学生围绕着科学探究的问题,通过阅读、分析资料,来获取事实的证据,形成基本的科学认识,从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课型。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阅读有别于语文阅读。语文课的阅读是为了掌握字、词、句,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科学阅读是为了间接地获取验证科学假设的事实,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运用信息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研究目标

其具体目标为:

1.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小学科学教学中阅读课型的有效推进策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开发和整合能力。

2.本课题通过对阅读课型的教法研究,切实提高阅读课型的教学实效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研究内容

1. 期望通过研究,初步形成阅读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些具体的操作策略。

2.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处理教材,较好的把握阅读课型的教学实施过程,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五、研究过程

(一)充分准备

分析研究现状。在方案形成初期,课题组每名成员选购阅读了1-2本关于课型研究的书籍进行学习,如常州市教研室编写的《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并且阅读了20多篇中国期刊网文献用来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每位成员把对课题的思考以沙龙形式进行交流。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以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

(二)准确定位

通过梳理教材我们发现,科学课型的划分维度不同,交叉重复,很难对一课做出十分明确的分类。我们通过学习、碰撞,觉得课型只能说侧重于某一方面,只能以“某类课型”命名。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确定了对于阅读课型概念的界定:科学阅读课型是让学生围绕着科学探究的问题,通过阅读、分析资料,来获取事实的证据,形成基本的科学认识,从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课型。

通过对课型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各种类型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律,提高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三)扎实推进

1.学习、分享、碰撞

课题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坚持学习和分享,共读和自读相结合,并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每位成员围绕理论学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写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如谭夏的《什么是科学问题》,崔新波的《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潘亚清的解读《科学课程标准》。课题组还围绕“科学课阅读课型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的课题进行沙龙活动,使得大家对小学科学阅读类课型研究的思想、意义和内涵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学习中积淀、交流中分享、碰撞中提升,理论的丰厚,智慧的生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讨论、划分、成文

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对苏教版小学科学8册教材的内容梳理和划分,形成了各年级各册阅读课型界定划分表,这样就促使各组成能较好把握每一堂课的类型,根据课型特征设计和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上课、研讨、小结

课题组十分重视课例研究,每学期都结合教研活动在开学初安排好成员上研讨课,每次活动都针对某一类内容(如生命世界中的阅读课、物质世界中的阅读课、地球与宇宙中的阅读课)重点研究,正是经历这样的一次次研讨活动,让我们对阅读课型的实施策略更加清晰,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更深入,我们形成了阅读课型的基本实施策略。(如图)

 

 

导入新课

 

猜想假设

 

阅读资料

 

实践运用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

明确任务

独立思考

大胆提问

交流碰撞

形成方法

有效整理

敢于质疑

 

学会表达

解释现象

灵活应用

 

 

 

 

 

 

 

 

 

 


 

(1)导入新课

目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明确任务

策略一:建立教学资源库

学科组通过平时的积累,我们根据年级、教材,建立了与阅读课型内容对应的视频,供教师上课使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自发阅读的兴趣。

策略二:引入趣味实验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阅读课型的内容是偏重于知识类的,有很多的文字介绍,这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就会降低。科学课上,如果我们在导入时增加趣味实验,学生的好奇心被大大地提高了,有利于课堂地推进。

(2)猜想假设

目标:独立思考、大胆提问、交流碰撞

策略:寻找依托,为猜想提供依据。

结合导入环节的视频、趣味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就可以顺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阅读课,我认为阅读课不能只停留在阅读,更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通过导入环节师生的互动,教师的视频、实验的补充、生活经验的调动,这些都为学生猜想提供了依据。

(3)阅读资料

目标:形成方法、有效整理、敢于质疑

策略一:形成有效阅读的指导策略

①筛选——从资料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章节和篇目;

②浏览——快速地浏览,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段落;

③勾画——用勾画的中心词句,试着解释问题,如果能够解释清楚,就进入下一环节,如果不能解释就返回到开始,重新筛选资料。

④整理——将阅读到的有关词句、数据、图片等分类记录在卡片上。

策略二:用实验来验证阅读资料

以往,科学课上阅读资料,是让学生识记资料上的知识。通过研究我发现,如果能结合资料,用科学实验来验证资料上的知识。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4)实践运用  

目标:学会表达、解释现象、灵活应用

策略一:学以致用、巩固知识

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将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学以致用,巩固知识,加深知识。

策略二:拓展运用、提升知识

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深化,提升学生的新知。比如在学习了《动物是这样繁殖后代的》,了解了卵生、胎生的知识后,还可以了解更多奇特的生产方式,还可以了解基因的克隆技术,进行提升、深化。

(四)教学评价

   为了更好地实施阅读课型的有效教学,我们采用课堂观察、教学重建、课后研讨、教学沙龙等各种形式来促进教师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另外,我们还制定了科学阅读课型有效性评价表合理指导、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有效性。(表附后)

   从教学效果来看,阅读课型的教学既提高了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从区科学素养的调研来看,我们学校每学期都是被点名表扬的,区调研成绩名列前茅,实验操作素养也得到了教研员的肯定。

 

 

六、取得的阶段成果

(一)论文获奖

1.潘亚清论文《开发外部环境资源,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天宁区第九届教海探航正文一等奖

2.陈益论文《新技术,开辟科学探究新途径》获常州市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3. 崔新波论文《开放暗箱课程》常州市年会论文二等奖

(二)论文发表

1.谭夏论文《食物的消化》、《选择合适的问题》发表在《科学课》(2014.11)

2.谭夏论文《 借助E学习技术,优化科学课堂教学》发表在省级刊物《课程与教学》上(2015.3)

3.潘亚清论文《化整为零 异域推进 成就自主——综合学科教研范式新探索》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                                                             (2014.6)

(三)公开课

1.2015.12陈益执教区公开课  《洗衣服的学问》

2.2015.12 陈益执教《看星空》区级公开课科学数字化学习

3.2016.11 谭夏执教区公开课《泡泡中的学问》

4.2015.5潘亚清执教《交流》 获第10界江苏省杏坛杯课堂教学展评二等奖

七、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课题研究方式方法问题:由于受课题组老师研究水平以及一些教学软硬件的缺失,本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比如,阅读课型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课题组缺少专家老师的引领;反思总结还不够深刻等等。

2.课题组师资队伍的问题:研究队伍小,教师课务繁重,研究还不够专业、扎实。

3.课题研究学生评价问题:在学生这一块:(1)阅读课型教学中怎样对学生科学素养提高进行评价;(2)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3)还需要完善不同科学内容中对阅读课型教学有效性实施的策略。

八、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聘请专家、老师的指导,调整和改善研究策略,使课题研究目标更准确,方法更有效。

2.克服客观困难,加强研究队伍的学习、研讨力,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   

3.设计更科学的评价方式,使得评价促进师生素养共同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