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科学课阅读课型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生命离不开水》
发布时间:2016-11-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谭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从植物体内提取水,小草喝水的实验,知道水是动植物体内的一部分,生命离不开水。

2、学会用自己的方法植物体内的水分。

3、了解常见食物的含水量。

 

二、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教材从这样几个环节来让学生感受生命与水的息息相关的关系:首先列举生活中离不开水的例子,然后用不同颜色的色块涂出水在植物体内的比重,再用小草喝水的实验和挤西红柿体内的水这两个实验证明水在植物体内的比重之大,然后再引导学生尝试用一些其他的方法,提取另外一些蔬菜水果体内的水分。这样安排,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从直观上体会水在植物体内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动植物渴了要喝水,知道水是维持动植物生存的必要保证。本课的学习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水与生命的关系。还将为以后学习水与生物,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打下基础。本课中,学生对于动手提取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观察小草喝水这些实验,还是比较感兴趣,而且能够带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印象,能够直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与水的关系。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前两周我们认识了一些有生命的物体,从这个单元开始我们要研究有生命的物体都需要的一种东西——水。

倾听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既呼应了上面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导入到这节课。

 

 

 

 

 

 

 

 

 

感性认识水对有生命的物体的重要性

  1. 你们觉得水对生命来说,重要吗?请你举出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例子。举例说明

 

  1. 是的,水对我们和植物来说的确很重要。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离开水,生物就不能生存,生命也就会停止。(有人说,一个成人最多可以坚持5天不吃饭,然而三天不喝水就会有生命危险。

 

  1. 有的小朋友说,我不喜欢喝水,我一两天不喝水,也没事,身体照样好好地,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说明

 

 

 

 

 

学生解释:水果、蔬菜里面都含有水分。

 

 

 

 

这个环节,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中,了解水与生命的重要关系。从以往学生有的问题中,向学生暗示,蔬菜水果体内有水分。

 

直观感受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1. 这些植物体内含有水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2. 我们可以亲自来动动手,看看体内有多少水分,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提取植物体内的水分吗?
  3. 每组选择一两种方法,提取植物体内的水分。
  4. 小结:汇报植物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哪种植物水分多,哪种水分较少。

 

6、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就需要每天喝水。教师出示,小草喝水的实验。

 

学生观察并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学生讨论方法

 

 

 

动手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各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分有多有少,我们在吃水果、蔬菜的时候,既补充了维生素等营养,也补充了人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分。

 

 

 

 

这个活动,将学生常见的水果蔬菜的各个部分提取出来,既能唤起学生的日常经验,又能唤起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欲望,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完成一项任务的好习惯。

 

列表讨论,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水的重要性

 

 

  1. 我们身体里有没有水分?从哪里看得出来?小结: 我们人体的含水量大约在65%,而且各种动物体内也含有水,我们吃的各种食物包括压缩饼干里也含有水,水可以补充我们人体活动必需的营养。

 

  1. 我们的这些食物给了我们多少水分呢,看一张表?除了我们饭菜,水果里面的水分以外,还需要补充1200-1600毫升。

 

 

  1. 既然水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要怎样利用好我们身边的水资源呢?

2.怎样节约利用水,保护好我们身边的水资源呢?

从排泄、出汗

 

 

学生观察。

 

 

 

 

 

 

 

 

 

生:节约水

 

 

 

 

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了解人体、各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了解人们在吃食物补充营养的过程中,也补充了大量的水。补充一些其他食物含水量的数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生命活动。

反思

从设计上来说,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目标明确,学生的活动和思维的训练都涉及到,对学生学完这课要达到的目标也一目了然。但是好的设计与实际的教学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这主要取决于我对这课知识的理解、我的教学能力和临场的教学智慧。

  • 对每个环节中,学生已经了解些什么,这个环节他们会遇到什么障碍,我要提升什么,用怎样的方式和语言来提升,课前的预设不是很细致,所以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缺乏有效地提炼,对出现的有些资源缺乏有效利用,从而就推迟了课堂有效地进展。比如第一个环节,水对生命有什么作用?第一次谈到对动植物人有各种作用时,后来又一次绕回去了,又造成了课堂的无效性。这就是教师上课缺乏思考,上课时,对学生的问题把握不准。这也是我一项课堂的老问题。
  • 抽象的知识,怎样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今天课堂上,水在食物体内的比重是多少?100克牛奶有95克的水,学生对这样的抽象数字没有形象的认识,可以借助于画图,如直观图,扇形图,条形图来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这样学生对这个抽象的理性知识就会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知。
  • 实验的有效性指导。小草喝水的实验,我认为很简单,所以拿起书上的实验注意点,就跟学生“照书画押”,如滴几滴植物油,为了防止蒸发。实际上,如果滴几滴还是盖不住,依然会有水蒸发掉,应该要第一层,如植物怎样固定在试管里。这些细节教师课前应该要亲自尝试一下,才会有有效的指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