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编号______
《 基于结构教学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申 报 表
课题名称: 基于结构教学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申报人: 胡 萍
所在学科组: 数 学
申请日期: 2015 年 10 月 5 日
常州市朝阳桥小学
《 基于结构教学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
课题研究申报表
填表时间: 2015年10 月5 日
主持人姓名 |
胡萍 |
参加工作时间 |
2004.8 |
任教学科 |
数学 |
|||
毕业学校及专业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小学教育 |
联系方式 |
13616118842 |
|||||
课题名称 |
基于结构教学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
|||||||
课题组成员 (不含主持人)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张文明 |
中小学高级教师 |
负责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
||||||
王晏宇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刘芬羽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宋冬兰 |
中小学一级教师 |
负责调查分析和实践研究 |
||||||
课题的核心概念和界定 |
结构教学: 结构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长远目标,依据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从数学教学各知识领域特有的育人价值的视角出发整体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长期养成,而不是短期的落实。结构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形成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结构化的认识,并逐渐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顾名思义,数学思维是人们进行数学活动(如数学学习,教学,研究,应用等)过程中的思维,而思维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分。所以,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对一切数学材料(包括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具体而言,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即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对数量关系的想象能力与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基于结构教学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结构教学既是教学思想,也是教学变革手段。学生在“结构”的引领下,从学科整体角度构建知识体系,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
|||||||
研究现状、价值 及意义
|
我校80%以上的学生为外来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家长整体素质不高,家庭教育非常薄弱,学生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为缺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缺乏投入学习活动的热情与自信,倾听、思考、质疑、表达能力都较为薄弱。 目前我校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是:(1)听课时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只知其然,未思考其所以然,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认真地参与思维活动,更谈不上理解。(2)平时为完成任务而做作业,解题过程中模仿思维成分较多,分析、创新思维成分较少,迁移思维能力较弱。(3)知识点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头脑中,没有形成正确、合理、有序的认知结构,故不可能灵活运用。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数学素养不高,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正因如此,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目前我校亟待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开展该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出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
|||||||
研究的目标、内容 |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此研究,探索出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此研究,进一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加强数学课堂教学,落实数学思维训练的方式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此研究,提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能力。 (二)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2.系统梳理小学数学教材(苏教版)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维的因素,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确立小学各个年级思维训练重点的研究; 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评价方法的研究。 研究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
|||||||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1、研究准备阶段(2015.9---2015.11) 主要研究内容:结构教学课题研究 研究思路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状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确立课题目标和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教师,布置课题组成员研究任务。 2、研究实施阶段(2015.12---2018.9) 主要研究内容: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2.系统梳理小学数学教材(苏教版)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维的因素,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确立小学各个年级思维训练重点的研究;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评价方法的研究。 研究思路方法:采用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全面开展研究工作,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上研究课,不断交流,改进,及时总结研究心得,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构建评价体系。同时做好活动过程记录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形成过程性材料。 3、研究总结阶段(2018.10---2018.12) 主要研究内容:课题成果总结 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成稿,在校内开展交流汇报,为本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
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主要观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 以结构教学为依托,引领我校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探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
预期研究 成果 |
1、结题报告 2、教师论文 3、课题研究典型案例 |
|||||||
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
课题组成员均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涉及低、中、高各年段,都参加过“新基础教育”研究,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其中有2位是天宁区骨干教师,他们有很多论文在省市级获奖或发表。 教研组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搭建了平台。学校还给老师们提供了许多走出学校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机会,并且在校园网上提供交流平台,实现学习经验共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