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科学课阅读课型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心得反思>>文章内容
评《热起来了》一课
发布时间:2015-12-0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热起来了》是教科版《科学》5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加穿衣服使身体热起来的原因。增减衣服是学生习以为常的方法,但是如果反问一句:“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这是学生不曾思考过的问题,但也是探究的问题。

徐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提供可模拟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通过设计两组实验,通过相同厚度的毛巾,每隔一分钟来测量;还有一组就是看不同厚度的毛巾下,测量温度的变化,来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穿衣服是否会增加热量。

先说说这节课的优点:

1. 徐老师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的思维。

2. 探究的问题也具有趣味性,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之很好奇,愿意去尝试。

3. 徐老师的对比实验设计了两组,一组的改变量是时间,一组的变化量是毛巾的厚度,这样收集的证据更加充分,说明问题更加有科学性。

问题:

1. 本节课用毛巾来代替衣服,测量空气的温度。这个模拟实验的设计其实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样在教室里,南边的温度和北边的不同,温度变化的快慢本来就不同;还有对比实验的其他因素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都缺乏严谨性。

2. 课后练习题与新课的联系有点不紧密。新课讨论的是多穿衣服会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而课后的问题是为什么选择不同材料的衣服来穿,显然讨论的是材料与保温的关系,所以课后拓展不能很好地起到对新课的巩固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