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阶段小结
我集团于2012年12月开始逐级申报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于2013年11月成功评选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两年来,我集团紧紧围绕课程基地的建设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一个核心项目四个重点项目建设上都有突破。现将基地创建以来的工作作阶段小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实施有保障
集团领导和全体师生非常重视课程基地的创建,为了更好地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行集团组建了由王冬娟校长担任组长,叶伟锋书记、朱丽萍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基地建设的保障工作,并把课程基地建设纳入集团“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同时基地建设作为2013年度集团工作计划中10项重点工作之一,确保了课程基地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研发纲要,课程为核心
本课程基地的核心项目即为体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项目,主要通过研发校本指导纲要来推进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此,基地梳理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小学阶段的技能要求,整合一至六年级每个学期的技能教学内容,落实各年级各学期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分层制定与学习内容的课时分布,形成“阶段目标(小学)—学段目标(年级)—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目标链。在国家课程标准里,体育常识也有具体要求。因此,除了占主要比重的室外体育课,指导纲要还包括室内体育课的内容选择和目标架构。主要包括奥运常识、认识身体、运动保健、体育课常规、紧急逃生与自我救治、体育欣赏等几类。
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师和学生实际,开发武术和形体两门校本特色课程,开发各类体育锻炼、技术学习、保健养生、体育欣赏、亲子体育锻炼等微课程。从而形成室外、室内、特色课程、微课程立体丰富的课程体系,做到校内校外、室内室外、现场学习和在线学习相结合。
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集团学生体育学业标准,从体育与健康常识、体育比赛规则与欣赏、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见表1)四方面对六年级毕业学生进行评价。确立毕业班学生的体育从而确定每个年级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做到目标分层递进,内容充实明确。每个学生小学六年毕业,除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外,需掌握至少4项体育(篮球、跳绳、武术及其他)技能。
基地根据五项身体素质的最佳发展期,适当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设定六年级的学生体质体能测试内容与标准,引导学生会检测、会锻炼(见表2)。
表1:二实小集团学生学业质量标准运动技能内容
类别 |
具体内容 |
跑 |
蹲踞式、前倒式站立式起跑、迎面接力跑、下压式接力跑、障碍跑 |
跳 |
立定跳远、两级蛙跳、立定三级跳远、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 |
投 |
原地侧向投掷、向前向后掷实心球、转体投轮胎 |
篮球 |
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原地传接球、原地胸前投篮、行进间三步上篮、三对三篮球赛 |
排球 |
原地向上垫球、双人垫球、下手发球、移动中垫球、三对三小场地比赛 |
体操 |
前后滚翻、跪跳起、肩肘倒立、跳山羊、单杠支撑前倒团身下、双杠支撑前摆下 |
武术 |
各种拳法步法、正踢腿、侧踢腿、弹踢腿、校本武术操、少年拳、防身技能 |
跳绳 |
单人花样跳绳5种以上;双人3种以上;8字穿摇跳 |
民族传统 |
斗鸡、滚铁环、打陀螺、抖空竹…… |
自我展示 |
跆拳道、轮滑、滑板、拉丁舞、跑酷…… |
表2 :二实小集团学生学业质量标准身体素质类测试项目及标准
素质类别 |
检测内容 |
男生 |
女生 |
耐力素质 |
50米×8 |
1’50 |
1’55 |
3分钟跳绳 |
400个 |
420个 |
|
速度素质 |
50米跑 |
8秒5 |
9秒5 |
25米×2 |
10秒5 |
10秒8 |
|
力量素质 |
俯卧撑 |
10个 |
8个 |
单杠直臂悬垂 |
30秒 |
25秒 |
|
单杠曲臂悬垂 |
15秒 |
10秒 |
|
仰卧起坐 |
40个 |
40个 |
|
立定跳远 |
1.8米 |
1.7米 |
|
两级蛙跳 |
3.5米 |
3米 |
|
立定三级蛙跳 |
5米 |
4.5米 |
|
灵敏素质 |
5组障碍篮球运球 |
<16秒 |
<18秒 |
10米×4折返跑 |
<7秒 |
<7.5秒 |
|
柔韧素质 |
坐位体前屈 |
10厘米 |
12厘米 |
纵叉横叉(自选) |
<15厘米 |
<5厘米 |
|
下腰成桥(自选) |
扶持下腰 |
独立下腰 |
(三)建设环境,两校一盘棋
为促进优质均衡,根据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关于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集团以翠竹小学为建设学校、第二实验小学为共建学校,集团重新开发现有场地、器材的功能,整合多方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特有的文化氛围,形成“一馆二场三室四区”,高效利用现有体育设施、空地、道路、墙面,形成立体的功能区域,营造出独特的体育育人环境,便于学生自主练习和游戏。学校还独创性地对器材室进行开放,在运动区域旁新增器材柜,器材就近陈列,专设“红领巾器材管理员”岗位,管理器材。(见表3)。
表3:开放式器材
开放器材区域 |
器材数量 |
单位容纳人数 |
日均练习人次 |
乒乓球区 |
八张乒乓桌 |
8-12人 |
150 |
篮球区 |
6个篮架 |
8-10人 |
120 |
轮胎区 |
12只滚动轮胎 |
8-10人 |
200 |
两校区整体设计开发地面和墙面功能,成为学生锻炼、游戏的新空间,新增地面跳格子游戏、跳跃练习区域各20块;二实小校区改建长80米的围墙,其中建成我市小学最大的一面55m2的横向攀岩墙和16面可供体育游戏的墙面,共增加了近500平方米的活动区域;在联合器械区域调整器材,建设综合健身区,主要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开辟技能拓展区(见表4):攀岩区、轮胎区、跳跃区、攀爬区。翠小校区在2014年暑假把收回的库房用地改造为综合健身区,新增运动场地650平方米,可综合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走轮胎等活动。两校区各添置两台体感运动装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内容。
表4:技能拓展区
新增运动区域 |
新增面积 |
健身功能 |
日均练习人次 |
攀岩区 |
52平方米 |
上肢及手脚配合 |
150 |
轮胎区 |
60只固定轮胎 |
平衡与合作 |
200 |
跳跃区 |
100平方米 |
力量及协调性 |
100 |
(四)研制手册,评价促健康
在做好物化建设的同时,基地还配套研制了《学生体育课程基地活动手册》,以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及时记录每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所有的评价依然由学生志愿者实施,最终结果与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
手册包括个人资料、开放式器材区域的活动规则、各年级活动内容和评价标准、积分记录、学期体育成绩记录、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和自测项目登记表。每个年级有6项活动,每天中午由志愿者负责评价,对照要求顺利完成者即可得分,给得分者一个贴花标记,粘贴到个人的《学生体育课程基地活动手册》中的相应栏目;课外活动课时间,由班主任老师按课外活动安排表组织某1项活动,由体育老师检查评价发放。
(五)发展教师,团队共成长
体育课程基地除了促进学生的体育素养不断提高,在创建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资源始终是基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依托。集团成立以市学科带头人钱亢老师为领衔人的名师工作室,学校体育老师志愿参加,现有集团正式成员8名,外校成员2名。工作室围绕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开展研究工作,从而为课程基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学术和人力支持。工作室的研究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见表4),他们的课堂教学逐步走向个性化和专业化,他们的学生更喜欢上体育课,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开展顺利,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体育组团队获评“市示范教研组”,学校被评为“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
表5:集团钱亢名师工作室成员2年来成绩一览表
项目 |
区市级公开课 |
市级讲座 |
全国技能一等奖 |
市一 等奖 |
区一 等奖 |
市级 课题 |
论文发表 |
考核优秀 |
五级阶梯 |
人次 |
9 |
4 |
1 |
2 |
3 |
2 |
18 |
5 |
2 |
二、实施项目现状
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申报为“江苏省小学文化特色项目”之后,各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目前,课程指导纲要完成60%;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已经完成;物化环境建设二实小校区完成90%、翠小校区完成70%;基地活动手册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名师工作室已经组建并成功运作。
三、存在问题
两校区的硬件条件基础比较薄弱,校舍的格局影响了体育课程环境建设;体育活动的项目开展越多,需要的教师资源越多,而目前的体育组老师全部分配到项目指导中,人手不足。在后续的基地建设中集团将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开发现有场地功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大做强基地的育人功能。
四、经费落实
本课程基地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并在省里下拨30万元扶持经费的基础上追加了投资。具体如下:
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各项投入资金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投入资金 |
1 |
二实小攀岩墙建造 |
15万 |
2 |
二实小校区围墙改造及体育文化墙布置 |
19.63万 |
3 |
二实小篮球场开放式不锈钢柜 |
0.32万 |
4 |
二实小乒乓球区开放式不锈钢柜 |
0.05万 |
5 |
二实小平衡区轮胎及安装 |
0.24万 |
6 |
翠小校区轮胎架及轮胎 |
0.22万 |
7 |
翠小校区田径场塑胶改造 |
40.8万 |
8 |
翠小校区小篮球架 |
0.3万 |
9 |
二实小、翠小校区地面格子 |
0.5万 |
10 |
总计 |
77.06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