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在原有统计表知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统计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调查数据的整理、统计;
2.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归纳,能从统计表中较科学地获得调查的相关结论;
3. 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能进一步发现问题,并激发起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统计表,得出结论,发现新问题。
三、课前准备:
相关统计表、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1. 上周五我们全校进行了一次体检,同学们获得了许多关于我们身体的信息。看着自己体检表上的身高、体重、视力等数据,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呀?
我来采访两个同学。
小结:我们的身体啊自己最熟悉不过了,想不想了解了解其他同学的数据呢?(拿出事先填好的调查表)
样表:
五(6)班_________小组体检情况调查表 __________
组员编号 项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视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布置任务:仔细读表格,和自己的数据作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吗?
组内交流2分钟。
指名2-3人交流。
3. 一组内的交流,就让我们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如果我们将全班同学的数据都这样调查记录下来,是不是发现会更多?
4. 你有什么好建议能让大家看得更明白吗?
(直接写下来;画张表格或用统计表……)
(二)完成统计,与表格对话
1. 数学课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统计表。它是我们进行整理、归类的好帮手。
出示统计空表,复习:统计表,一般由表头(总标题)、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不要忘记还有制表日期。
现场统计:五(6)班学生视力情况
直接举手示意,点数后记录完成。
2.出示老师自己统计的表格,猜猜老师是怎样统计的?
如果是回收的问卷,统计时一般用什么方法?(数一数、画正字等)
五(6)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 __2015.9_
视力 性别 |
5.1-5.3 |
5.0 |
4.9—4.7 |
4.6—4.4 |
4.3及以下 |
|||||
男 |
2 |
2 |
6 |
6 |
5 |
6 |
7 |
5 |
3 |
4 |
女 |
6 |
6 |
2 |
1 |
6 |
9 |
6 |
5 |
6 |
5 |
|
|
|
|
|
|
|
|
|
|
|
3. 小组内读统计表30秒,然后与小组调查表相结合,讨论:你们又有什么发现?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记录结论在表格下方。
4. 交流。
预设:
(①女生的视力要好于男生;
②同学们两只眼睛的视力往往是不一样的……)
5. 完善表格:视力标准,小计等栏。
五(6)班学生视力统计表 __2015.9_
视力 性别 |
视力正常 (5.1-5.3) |
临界视力(5.0) |
视 力 低 下 |
|||||||
4.9—4.7 |
4.6—4.4 |
4.3及以下 |
||||||||
左 |
右 |
左 |
右 |
左 |
右 |
左 |
右 |
左 |
右 |
|
男 |
2 |
2 |
6 |
6 |
5 |
6 |
7 |
5 |
3 |
4 |
女 |
6 |
6 |
2 |
1 |
6 |
9 |
6 |
5 |
6 |
5 |
小计 |
8 |
8 |
8 |
7 |
11 |
15 |
13 |
10 |
9 |
9 |
现在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结论?
一分钟补充介绍。
(三)分析数据,让表格说话
1. 借助这张统计表,同学们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了关于我们班同学视力情况的一些比较科学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你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话想说呢?
指名自由交流。
2. 老师还收集到了我们班同学在一年级、三年级的视力情况,制作了统计表,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请你再次比一比,能发现得更多吗?
小组交流,记录。
追问:怎样发现的?
3. 看着这些发现,你能不能大胆地猜一猜:为什么会这样?
举例,教师帮助转述成研究的问题。
4. 学生再次组内讨论、交流,提出或修改研究问题。
5.展台直接展示交流
这些发现或问题中,我们如果对它们进行修改、调整,它们就能成为我们新的研究课题或研究问题啦!
6. 拓展:
用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对我们的身高或体重等数据进行分析,相信从中你也能产生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新的研究课题。挑战一下吧!
出示:五(6)班同学身高、体重统计表
(四)小结
一张小小的统计表,让我们收获了许多。但通过比较、分析、猜测等,我们发现它还能告诉我们更多,产生更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指引着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下去。想继续研究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