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科研之窗>>市“十三五”2016年度立项>>结构视野下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管理>>文章内容
申 报 评 审 书
发布时间:2015-09-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天宁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       

 

      结构视野下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2015.5       

       

_______ _2018.4________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许强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19809

行政职务

教导助理

专业技术职称

中小学一级

研究

专长

小学数学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联系电话

13861265551

通讯地址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紫云小学

邮政编码

213017

电子信箱

863450577@{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连主持人在内限10人,主持人不填入下表)

姓名

专业技术

职称

工作

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马美南

中小学高级

二实小

小学数学教学

副组长,课题顾问。

季焕庆

中小学一级

二实小

小学数学教学

估算与口算、笔算三者关系的研究子课题组长

路叶娜

中小学一级

二实小

小学数学教学

有关命题设计和评价方式转变的研究子课题组长

 

中小学一级

二实小

小学数学教学

研究计划的制定、理论研究、实践与活动

 

中小学二级

二实小

小学数学教学

会议记录、理论研究、实践与活动

曹丽萍

中小学二级

二实小

小学数学教学

通讯报道、实践与活动、整理案例、撰写论文

杨文君

中小学二级

二实小

小学数学教学

摄影摄像、实践与活动、收集资料、撰写论文

 

中小学二级

二实小

小学数学教学

实践与活动、收集资料、撰写论文

 

二实小

小学数学教学

网站管理、实践与活动、整理案例、撰写论文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知识正确把握与引领作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单元结构教学及其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20116

20116

20143

组长

核心成员

核心成员

主持并已结题,获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参与研究

参与研究

发表或获奖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报刊或授奖部门

时间

漫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的“扬”与“弃”

江苏教育研究

201012c

以“结构”的名义思考

常州教师教育

201412

苏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111

数学思维训练(五六年级)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111

返“朴”归“真”

常州市教育学会一等奖

201212

追本溯源:“叶茂”还需“根深”

常州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201412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请分5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结构教学:教师从数学知识体系高度“结构化”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规律出发,对教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提炼和组织,进而形成一定的层次结构。这些结构在后续的学习中作为工具再一次被提炼和组织,形成新的结构,成为新的学习工具……以此不断上升,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进而更好地实现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估算:Reys等人认为,估算是心算、数概念以及各种计算技巧的综合运用,是凭借心算快速地算出结果,而且此答案与正确的答案之间有合理性的接近。我国学者司继伟认为,估算是个体未经过精确计算而借助原有知识,对问题提出粗略答案的一种估计形式,是心算、数概念和算式技巧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辞海》中的解释为“对事物的数量作大约推算,初步估算”。桑德将估算分为计算估算、测量估算、数量估算,而霍根和布热津斯基将估算划分为数能力、数量推理、计算估算、测量估算、数量估算。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正视估算教学。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于1980年将估算列为课程主题。1989年美国中小学课程学习与评价标准中,把估算专门列为一个标准,并认为“估算是数学学习和理解的一个方面,估算应运用于那些使用数量、测量、计算和问题解决的情形中,特别是通过估算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2000年的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中强调要熟练地计算并进行合理的估算。

外国学者在多方面对估算进行了研究。其中桑德将估算分为计算估算、测量估算、数量估算,而霍根和布热津斯基将估算划分为数能力、数量推理、计算估算、测量估算、数量估算。西格勒等人研究表明,估算的核心特征就是估算过程是一种在多种表征间转换的过程,如在数表征和空间表征之间进行转换。勒费布尔等人在研究估算时构建了一种估算过程模型:尝试提取;对是否使用精确答案进行评价;重述问题,即依据简化和近似的原则,进行截短、凑整或补偿;利用重述产生的间接途径形成答案,使用提取或心算;位置调整和后补偿。雷斯等人界定出了3个主要的计算估算过程:重组、转换和补偿。

我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首次将估算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2001年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现行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在“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第二学段中能够“理解估算的意义”。

2015年《小学数学教育》第12期以估算为教学视点刊发一组相关的研究性文章。从估算的内涵、教材的编排、课标要求的变化、学习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从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估算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上有着巨大的作用。估算有利于学生精算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现实应用的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等。

在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估算教学” 实施策略和如何评价估算结果,提高估算教学有效性,寻求“估算教学”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的过程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现实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估算意识不强,导致学生估算能力的不足,不能够很好的体现估算的巨大作用。笔者在申请本课题之前做了一个有关估算的调查,抽样了某城区三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具有一定的估算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但是只占到50%左右,还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还发现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水平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并没有成长,乃至还略有倒退的现象。

结合上述的认识,本课题试着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入手。侧重于研究估算意识的培养与养成;估算课型和课例的开发与实践(教学过程的结构化);估算内容的长程规划与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化);估算内容的评价与反思等方面的内容。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C}{C}{C}{C}1.{C}{C}{C}{C}在结构视野下,加强估算内容的教材教法的研究,使学生能够养成估算意识,掌握估算方法,具有较强的估算能力;

{C}{C}{C}{C}2.{C}{C}{C}{C}在结构视野下,长程设计估算课程,形成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化的典型课例,优化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C}{C}{C}{C}3.{C}{C}{C}{C}丰富估算的命题内容,优化估算的评价方式,切实促进学生估算能力的提高。

研究内容:

{C}{C}{C}{C}1.{C}{C}{C}{C}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与口算、简算三者间的关系研究;

{C}{C}{C}{C}2.{C}{C}{C}{C}结构视野下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3.估算内容长程化设计,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结构化的研究;

4.命题的丰富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对学生估算策略养成的策略研究。

研究重点:

结构视野下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以“学习+实践+反思”的思路开展课题相关的各项研究活动,主要分三个步骤实施。

    1)准备阶段(20154月至20158月)

    组建课题组,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整理、学习、分析国内外的有关估算教学的资料,并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计划。

    2)实施阶段(20159月至201712月)

    在这个阶段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就是以提高估算能力为目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案例研究法就是选取富有典型性的内容、进行客观、深入的思考。

估算内容的研究:整理苏教版教材中有关估算的内容,形成具体的估算知识结构网络图,并分析与口算、精算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典型课例的研究:长程化设计估算的教学内容,选取核心的内容进行典型课例的设计与研究,寻求提高估算能力的策略。

命题内容的研究: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有关估算的命题形式的尝试和内容的丰富,寻求学生估算能力的养成策略;

评价方式的研究:改变已有的估算的评价方式,突出估算的重要地位,以寻求算意识的养成策略。

    3)总结阶段。(20081月至20154月)

编写《结构视野下提高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的典型课例集》;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方面从结构的角度整体构思小学阶段估算内容的教与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结构化的教学过程和结构化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数学化、结构化的学习与思考估算,达到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掌握估算方法和提高估算能力的目的。

另一方面从命题的内容和评价的方式这两方面做一些促进估算能力养成的尝试。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核心成员:

    许强,常州市骨干教师,曾获常州市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曾主持过武进区级课题并获2013年武进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是省规划课题“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核心成员,多篇论文在《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马美南: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的研究经验与较强的实践能力。

其余核心成员以学校教研组长居多,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与研究的热情。

研究基础:

此研究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我校关于结构教学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在学校最近几年的结构教学的研究基础上,出版了王冬娟主编的《小学数学结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转化》和《学科育人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指导纲要》等研究成果。

在研究的过程中长期注册了常州市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可以查询万方数据库等资源系统,为本课题的文献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便利。

    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的保证

    本课题是学校的重点课题,其成员阵容研究能力强,积极性高。

    2.组织制度的保证

    根据课题的需要,学校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研讨制度、资料保管制度等,并建立专题网站,规范台账资料。

    3.经费的保证

    自筹经费,专款专用。

    4.学习的保证

    研究成员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具有较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并且聘请省特级教师王冬娟校长为顾问。

 

 

 

 

四、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小学数学估算内容的文献研究资料汇编

文献集

20158

季焕庆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估算内容的梳理和长程规划

文本呈现

20158

 

结构视野下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的实施方案

文本呈现

20158

路叶娜

结构视野下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案例研究实录(部分)

案例集

20172

 

结构视野下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论文集(部分)

论文集

20172

 

最终成果(限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结构视野下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案例集

案例集,争取出版

 

20185

季焕庆

结构视野下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论文集

论文集,争取出版

20185

 

结题报告

文本呈现

20185

 

 

五、评审意见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区级课题)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