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 2、了解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并能运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解释。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不同人的神经反应速度并进行解释。 4、感受到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二、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限于我们人体的神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常情况下),因此,决定了本课的探究实验只能是接受式探究学习过程,学生们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构建知识,但却可以用主动积极的探究方式来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把间接知识的学习纳入到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之中。神经像电话电缆一样,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把信号从身体各部分传递到指挥中心的神经叫传入神经(也叫感觉神经),把信号从指挥中心传递到人体肌肉和其他部分的神经则叫传出神经(也叫运动神经)。 学生分析: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人体生理这一部分内容,是教学中的难点。人体的器官埋藏在人体深处,是“暗箱”类课程。通过一般的讲授,学生会感到抽象、枯燥,无法理解,更难以运用。学生对于《神经》这部分生理知识更是陌生,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神经,认识到神经系统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把恰当的问题渗透进去,引发学生思考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教师准备:课件、苹果、袋子 分组实验:水彩笔、直尺、记录纸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设置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摸袋子里的东西 (1)你摸到的是什么,怎么样判断的? (2)在进行判断时,你用到了身体的哪个器官? (3)明明是手在摸,大脑是怎么收到信息进行判断的? |
手摸袋子里的物品,判断摸到的是什么,说出判断的依据,思考信息传递的过程 |
此处活动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本节课研究的暗箱——神经上来,学生对大脑的作用已经有了认识,提出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大脑、神经和感觉器官三者的关系,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
|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
神经的分布 |
展示神经分布图,你认为神经分布在哪里?你觉得它像什么? 小结: 1、神经分布在我们人体的各个部分,人体所有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的参与下完成的。 2、认识中枢神经:我们全身的神经都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所以我们可以给脑和脊髓合起来起个名字,叫中枢神经。 |
学生观察人体的神经分布图,思考回答问题 |
合理的想像是解开暗箱的钥匙,学生想像神经分布在人体的什么位置,以及人体的神经像什么,都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在思维的训练中,有所收获。推理想像的结果要通过模型进行验证,多媒体展示的动态的神经系统分布,能够让学生的猜测找到准确的答案,使学生获得的人体生理方面的知识科学、准确、形象、生动。 |
神经系统的工作情况 |
活动一:画出用手摸苹果活动中,神经传递的路线和方向 活动二:师生演示手抓尺子的活动,画出神经传递的路线和方向。 活动三:讨论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的过程中,神经传递的过程。 |
学生动手操作,画出神经传递的路线和方向 交流汇报 |
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传递过程,用画的方式外显出来。从简单的单向传递到复杂的双向传递,体现教结构用结构的教学过程,由浅入深,让学生通过画的方式,化无形为有形,为学生的思维搭建脚手架,渗透给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
|
测定神经反应速度 |
1、讨论用尺子测出全班学生反应速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活动,小组合作 3、以刘翔为例,总结人的反应速度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过程中提高的。长期这样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反应速度。 |
讨论出活动的方案 小组合作,测定反应速度 讨论交流 |
在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一步的猜测,每个人的反应速度相同吗?通过“测定反应速度”活动,让学生尝试独立设计实验,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进行比比反应速度的过程中,会对关系到实验公平性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