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方法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总结提炼>>文章内容
另类选题,别样精彩——例谈选题课的有效指导
发布时间:2014-09-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另类选题,别样精彩
          ——例谈选题课的有效指导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让学生从纷繁的问题中选择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课题,这是研究起始阶段最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为问题及课题的产生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引导工作。笔者从几不同的选题指导课例出发,试图分析、归纳出一些有效进行选题指导的技巧、策略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选题指导   调查生成  游戏发散
 
研究性学习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来自学生,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
让学生从纷繁的问题中选择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课题,这是研究起始阶段最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为问题及课题的产生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引导工作,帮助学生走好成功选题的第一步,为此笔者和同事们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和实践。
下面笔者就从几不同的选题指导课例出发,试图分析、归纳出一些有效进行选题指导的技巧、策略。
 
一、常规选题指导
当学生的课题研究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时,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主题和课题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一般中年级的研究主题主要是由教师提出的,学生再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这也是现今研究性学习课堂中产生课题的一种常见形式。
【课堂回放】
《食品安全,离我们有多远》选题指导课
(一)谈话导入
曾有人做过统计:一个人一日三餐,外加平时的零食,一生约要吃掉60吨的食物。那我们都吃了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
食物是孩子们最熟悉,也最感兴趣的话题了,以此作为本课的切入口,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这也为下面主题的呈现奠定了良好而积极的基础。
(二)话题引出食品安全问题
前几天老师看到了一则关于老酸奶的新闻,……有谁也看到了?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哪些关于食品的类似信息?(学生交流)
食品的优败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人们常说“病从口入”,我们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进行研究,予以关注,进而了解,知道如何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美味。(提示研究主题)
设计意图: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原因限制,对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太敏感,缺乏敏锐的捕捉问题能力。教师可以采取情境重现、现场链接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图片、视频或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讨论,将一些值得研究的点状问题加以放大,引起学生的关注,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这时,研究主题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
(三)选择课题,了解学生对各个问题的了解
你们想研究哪类食品的安全问题呢?
学生交流后,小结,选出若干个小课题。
按课题组选择小课题,分发方案表,填写:课题名称、小组成员等信息。
设计意图:
教师提出研究主题,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研究内容的包办代替,以上的活动过程只是为了让学生最大程度地熟悉主题的背景、内容,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内容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某一类食品的安全性研究作为小组课题,开展后期研究活动。
在这类选题指导课上,教师在活动前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主题或方向,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新闻链接、资料分享、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对一些问题、现象进行观察、思考,讨论、汇总,从而很自然地向教师设计的方向走去。
……
 
二、“另类”选题指导
1.调查生成式
问卷调查法是课题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可以较大规模进行,节省了时间、人力等,而且调查结果容易量化,便于统计和分析,所以学生在进行课题研究时经常会使用。教师在进行选题指导前,其实也需要掌握学生对某一主题的原始认知、情感态度等真实情况,便于在课堂上能灵活进行指导。很显然,此时的题指导课堂中就可以引入问卷调查法,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的研究起点在哪里,他们的真实态度是什么。
……
 
2.游戏发散式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视角也在发生着变化,社会焦点、热门话题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如远离雾霾、绿色出行等等。几年研究下来的一种思维定势,也给他们的选题造成了困难,求大求新,而忽略了眼前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这时,我们就需要指导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寻找问题,哪怕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都有研究的价值。
…… 
 
3. 前研后续式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实践经验,他们已经有能力开展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这时教师已尽量减少了全班性的集中指导,更多地关注个人或小组的个性化指导。所以,学生这个阶段的研究小课题选择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需求,指导他们将小课题研究步步深入,自成一个体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