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理性成果)英语学科校本指导纲要的策略对比
发布时间:2014-05-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英语学科校本指导纲要的策略对比

英语组“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在孙校长的带领下启动较早。我们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实践、编撰,前后进行了多次的研讨与调整,也可谓一波三折。现就研究过程作如下汇报:

1、以课型为维度,初步构建

已有资源:“十一五”期间,我们对小学阶段的一些基本课型都做过系列化的研究。面对这么多来自于自身实践的具有校本特质的第一手资源,我们想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总结提升,以更好地引领后期研究。因此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我们以课型为维度,试图编撰我们校本化的指导性文本。

我们的实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先期对低、中、高年段学生作了相关分析,而后全体英语老师按各自所长及所处年段,分两人一组进行以常规课型为主要内容的纲要撰写(语法、词汇、阅读等)。

存在问题:在之后的校稿、交流研讨中,我们发现若仅按课型来梳理、撰写校本纲要,显然不能全面覆盖和指导3-6年级的英语教学。怎样才能体现其特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新问题。

2、以单元为序列,重写范例 

我们的实践:在寒假前的一次研讨中,大家认为应以每单元中设置的内容为序,按分册逐单元来撰写纲要,能更全面地覆盖3-6年级的英语教学。虽说全体英语教师都担任过3-6年级的英语教学,有着较为深厚的实践基础,但这个校本纲要的构建思路是否一定正确可行,我们也无法确定。因此这次的编撰不全面铺开,而是先由石亚静老师为大家撰写基于单元内容的纲要范例,然后再由大家研讨后确定是否推开。

存在问题:经过之后对范例的的再次交流论证,大家认为以单元内容为维度撰写纲要,与教案分别不大,也凸显不出纲要的纲领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不大。这样的编撰是否有必要?纲要又该从何处着手?

3、从技能入手,深入研究

先期学习:在学习了语文二年级组纲要目标的基础上重新架构了英语纲要框架,计划以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为维度,先从四技之首的听力教学入手开展探索性研究。

我们的实践:石亚静和黄一华老师先期进行了听力教学的对外开放实践性研究,听取了外校同行及专家们的意见建议,两位老师也撰写了对听力教学的认识和课后反思等。本次实践研究过后,全组老师再次分组撰写了各册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现状分析、目标定位、现有策略、创新策略及推荐相关资料等,每册还分单元撰写了听力培养结合点、听力培养目标及配套资源等。通过此次由实践到理论探索的研究,老师们对小学阶段的听力教学有了更为明确的定位和认识,本次调整也为后面研究的维度和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

存在问题:20129月三年级将开始使用新教材,这意味着旧教材将退出舞台,而之前大家一直在进行着的实践研究和纲要撰写都是基于旧教材展开的,那么这样的纲要出台的有效性和推广性还有多大?

4、以新教材为基点,实践中重构   

  我们的实践:经过再一次的论证,大家商定还是以新教材为研究内容和起点,在探索新教材教学实践的同时同步编撰校本纲要。我们之前的纲要模板和研究维度经过了省市教研室专家的进一步指导和论证,于这一年的暑期,全体英语老师进行了两次集中研讨,吸收了前三次摸索的成果:以单元内容为序,辅以四技为核心能力评价要点(期间我们分册商定了四技的目标框架),重新建构了纲要新框架模板,之后又作了两次调整,全组老师分单元各自领取了任务,在暑期中就三上新教材各单元按模板进行了纲要撰写。这一项先期渗透式研究也使全体老师对新教材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解析和认识。开学后,老师们结合着全市新教材的分析、解读和本校的实践研究,不断检验、印证着暑期自己撰写的纲要。这期间,同集团的翠小老师们也加入了实践行列,共同参与着新教材的变革性实践研究。

存在问题:新教材教学实践近一年,反观之前的纲要编写,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单元的处理可以空间更大更灵动些,我们之前的纲要过于细化,因此还需在过程中不断动态调整。当然新的疑惑也随之凸显出来:不知当前确立的这个纲要框架是否构建合理?仅凭我们现有的认识和理论水平,还无法精准定位和重构框架,因此虽然基于纲要的实践研究依然在继续,但编撰工作因框架待定而一直停滞不前,恳请各位专家给予更为明晰的指导定位,而后我们再着手撰写三下新教材的纲要内容。

 

附表:

内容

次数

参与人数

备注

实践研究

7

10

2010.三年级单元整体教学;2011.听力教学实践研究;2012.新教材(三上)单元整体教学(两次);2013年新教材(三下)单元整体教学(三次)

框架调整

4

10

次数:见上述文稿;人数:孙校长+英语组全体老师

集中校稿

6

10

以课型为维度(一次);以单元内容为维度(一次);从听力教学入手(两次);以四技为维度(两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