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
类型
|
小学中段(3-4年级)
|
小学高段(5-6年级)
|
初中阶段(7-9年级)
|
|
目标描述
|
目标描述
|
目标描述
|
||
具
有
问
题
意
识
|
1.理解问题的意义和类型
|
a.了解问题是研究的起点
b.认识问题的各种现象
|
a.了解问题的类型
b.理解问题解决对生活、生产的意义
|
a.理解问题解决对科技创新的意义
b.发展对问题的敏感性
|
2.理解问题的来源,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
a.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
b.问题来源于学习生活
c.问题来源于家庭生活
|
a.从事实或案例中发现问题
b.从观察中发现问题
c.通过比较发现问题
|
a.从文献中发现问题
b.通过思考和逻辑提出问题
c.怀疑和辩证否定
|
|
3.学会分解问题的要素和关系
|
a.学会分解问题的因素
b.学会分解问题中的关系
|
a.分解问题的发展过程:过去、现在和将来
b.能够提出两个以上的具体研究内容
|
a.能够从原因与结果、结构与功能等角度具体描述研究的内容
|
|
4.把握问题的实质,学会表述问题
|
a.学会简要地表述问题
|
a.会解释问题中的主要概念
b.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c.学会明确表述问题
|
a.能够分析问题的变量
b.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明确问题的主要内容
|
|
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
1.活动方案的结构
|
a.学会做事要有计划
b.学会填写活动计划表
|
a.通过讨论,学会撰写研究方案
|
a.初步具有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
2.做事要有目的
|
a.学会列举研究的目标
|
a.会明确制定研究任务
b.提出研究的主要目的
|
a.能够区分并清晰地描述研究的任务、目的和内容
|
|
3.学会设计活动步骤
|
a.学会从时间序列上安排研究活动的基本阶段
b.初步学习制定研究各阶段的活动要领
|
a.能够从时间、地点、条件、人员分工、具体活动任务等方面设计研究活动的技能程序.
|
a.能够对研究活动的各个阶段作比较全面的过程设计
|
|
4.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和劣势
|
a.能够结合研究活动计划的设计,初步认识自己和同学的优势
|
a.学会合理地利用自己和他人的优势
b.初步学会组建团队和小组合作的方法
|
a.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b.具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
|
总结与交流的能力
|
1.初步具有总结与反思的意识
|
a.认识到总结的重要性
b.学习及时记录和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感受
|
a.能够比较明确地把握活动过程中自己遇到的困惑
b.能够及时总结活动过程中的得失
c.能够提出总结的计划
|
a.能够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自己的积极方面和不足之处
b.能够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不足之处,并设法解决
|
2.初步学会总结与反思的方法,具有总结与反思的能力
|
a.知道保存研究过程中搜集的资料和数据
b.初步学会整理活动过程中资料
c.能够促进开展经验总结,及时发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
a.能够及时与同学或指导教师交流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b.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并加以整理
c.体验过程总结、结果总结、方法总结等方法
|
a.能够对自己和同学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合理的评价
b.能够比较合理地进行过程总结、方法总结、经验总结
c.能够比较准确地全面地总结活动的得失,并从中获得有加以的启发
|
|
3.能够进行成果总结与表达
|
a.学会在活动过程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b.初步学会有结构地运用文字表达活动结果
c.了解撰写调查报告、观察报告的基本格式
|
a.学习引用资料,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
b.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观察研究报告、小实验研究报告
c.学会撰写倡议书、社会宣传纲要和提纲
|
a.尝试写作研究论文
b.体验和初步学会答辩的方法
c.能够在活动的各个阶段与同学和指导教师交流活动结果
|
|
调查与访问的能力
|
1.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a.认识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b.能够比较合理地确定调查的对象
|
a.能够从调查中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
b.初步学会制定调查与访问的计划,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a.能够结合调查与访问的具体课题,提出调查研究与访问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制定可行的调查与访问计划
|
2.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
|
a.了解问卷的基本格式
b.初步学会提出适合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的问题
c.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在班级同学中开展调查
|
a.能够明确调查和访问的具体内容
b.能够编制简要的调查问卷和访问提纲
c.能够根据调查计划,在学校环境中开展调查,搜集一定的调查数据
|
a.尝试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针对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
b.了解与学习访谈的方法
|
|
3.调查数据的整理与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
|
a.能够用数字简要表达调查的数据
b.能够简要地表述调查的结果
|
a.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统计调查数据,得出初步的调查结果
b.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c.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或策略
|
a.能够对调查数据进行多层次的整理和分析
b.初步学会根据调查数据分析问题的现象和本质
c.提出有意义的建议和策略
|
|
实验与观察的能力
|
1.实验与观察的价值和目的
|
a.认识观察的重要性
b.初步具有观察身边的自然事物的习惯
|
a.初步具有观察的意识,能够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制定观察计划
b.尝试进行社会行为观察,学习设计观察指标和观察记录表
c.具有探究的意愿,能够尝试进行短作业性的小实验
|
a.能够在研究性学习中根据需要自觉地开展观察活动,具有较强的观察能能力
c.具有较强的探究的意识,能够借助学科仪器设备,开展比较规范的实验
|
2.实验操作与动手能力
|
a.能够尝试性地提出猜想
b.尝试进行简单的小实验
|
a.学会分解实验的变量,初步进行主要实验变量的操作和控制
b.在实验中观察事物的变化,学会获得实验数据
c.能够得出初步的实验研究结论
|
a.初步理解和把握实验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把握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内在联系
b.合理地操作实验仪器设备,学会进行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c.得出实验结论,学会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
|
3.观察能力与方法
|
a.学习观察事物的局部状态和特征
b.初步学会做观察记录
|
a.具有较强的观察敏感性
b.学会进行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c.能够在观察中把握事物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会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整体属性
|
a.能够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和内容,初步具有观察设计的能力
b.学会观察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变化与发展的过程
c.通过观察,认识和把握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
|
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
|
1.文献收集
|
a.了解与认识文献类型
b.初步明确文献的不同来源
c.能够搜集一定的文献资料
|
a.经历上网、图书馆、实证调查等基本方式搜集文献
b.学习保存文献资料的方法
c.能够搜集到较多与研究活动目的相应的资料
|
a.能够认识到文献资料的价值
b.初步具有搜集文献的意识
c.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大量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
2.文献整理与分析
|
a.学习在文献资料、第一手资料中提出问题
b.能够从文献资料中得出自己基本结论
c.体验信息发布的过程
|
a.初步学会对文献资料所反映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类
b.尝试利用文献资料来进行问题分析
c.尝试进行信息发布活动,学会编制简报、手抄报
|
a.学会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规范作注释
b.初步学会从文献资料中分析解决问题
c.能够从文献资料中得出自己的见解,并口头和书面发表看法
|
|
逻辑思维能力
|
1.分析
与综合
|
a.学会把一个事物或一个问题分解为两个以上的因素
b.能够找到事物或问题中隐含的两个以上的关系
c.学会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变化结果
|
a.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和把握事物或问题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b.能够指出事物两种以上功能
c.通过调查等活动,学会理解和把握事物的现状
d.尝试把握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够尝试进行结构分析
e.学习明确分析的思路
|
a.能够开展对事物或问题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
b.学会把握事物或问题的实质
c.初步学会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分析
d.初步学会分析事物的共性和差异,初步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e.能够初步学会进行因果分析,并得出分析的结论
f.能够对自己或同学的分析思路进行设计和评价
|
2.归纳与演绎
|
a.知道简单事物之间具有共同点和不同点,学习寻找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b.能够列举事物的不同现象
c.能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和不足
|
a.学习寻找比较复杂的事物和问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b. 能够初步认识事物的共性和个性
c.能够寻找事物的特点或特征
d.能够从三个以上的现象中推演出一个观点
e.能够把一个观点分为三个以上的具体观点
|
a.了解归纳和演绎的作用
b.学习从具体中概括普遍
c.了解演绎的三个基本前提
d.初步学会进行属性归纳
e.初步学会认识事物和问题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
|
3.分类、
类比与
比较
|
a.知道分类是有标准的
b.学会把一个事物或问题分为两个以上的类型
c.能够对两个事物从两种以上的角度进行比较
|
a.能够判断事物分类的不同标准,并能够对一种事物或问题提出两种以上的分类标准
b.能够识别和判断两种以上相同、相近或相似事物的相同点
c.能够通过类比,对一种事物的可能变化状况进行比较合理的想象
d.初步学会进行简单事物的比较
|
a.能够提出进行事物分类的标准,能够做到划分事物类型的标准不重叠或交叉
b.能够对一类事物或问题进行比较合理的分类
c.能够通过类比,进行创造性想象
d.能够对事物之间的性质、特征、结构、功能、关系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
|
4.概念、判断和推理
|
a.学习简要概括事物的属性,并用一个词语来表达
b.知道每个观点要有事实或资料作为依据
c.学习简要地表达一个观点
|
a.学习对一个词语进行分析性的解释或说明
b.学习用两个以上的陈述句来表达对一个事物或问题的判断c.学习对一个想法或观点加以论证
|
a.能够从现象或资料中提出几个概念,学习从内涵和外延上分析概念
b.初步学会分析和论证一种事物或现象的积极面和局限性
c.能够在分析的过程中处理好观点和资料之间的关系,善于利用有力的证据证明一种观点的合理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