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方法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方案计划>>文章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方法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研究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发布时间:2014-0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课题内容的理解,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组织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等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读,同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式》等课程方面的相关书籍,对课程目标、教学策略、评价建议等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从而引导教师对学生研究活动进行方法指导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各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方法体系,还只是一种点状的经验的积累,缺乏对课程的理性认识和整体把握。因此,帮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系统梳理活动指导的目标、内容,明确各年级的具体要求、活动方法指导的途径和策略、以及评价标准,自然成为了目前课程深度推进中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表现为以研究小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同时把劳动与技术教育穿插其中。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一些基本研究方法的支持,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更科学、更规范地开展研究活动,进行更有效的研究。同时,学生的年级有跨度,研究方法使用侧重点也会有相应变化,教师进行方法指导的侧重点相应也就不同。因此,我们觉得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值得思考和研究。
三、主要工作
1.召集课题成员,研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同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式》等课程方面的相关书籍,对课程目标、教学策略、评价建议等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2. 明确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方向、内涵与重点突破口。课题组成员分工。
3. 通过区、市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活动,以及各类“新基础”研究课,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实践,形成若干案例
 四、具体安排:
三月份
    1. 成员集体研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2. 分工,明确研究内容。
3. 制订学期研究计划。
4. 参加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研究报告评比。
四月份
1. 研讨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研究能力的分层目标。
2. 参与“杨静娟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研讨。
3. “实地考察方法指导”研讨。
五月份
1. 参加“新基础”开放教研活动,听取专家意见、建议。
2. 参与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表彰会。
六月份
1. 参加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键能力培养”专题培训。
2. 参与区教研室的调研,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研讨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基本研究能力的多元评价方法。
3. 学期小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