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点滴思考
上学期,全程观摩了常州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比赛,14位选手在短短的时间内从解读教材,到制作课件,再到课堂教学呈现,表现不俗:良好的语言基本功、课堂节律的把握、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展示了老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这14节课也展示了老师们对语篇教学的不同认识和处理方式,在这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也促使我们观摩者对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观摩14节课,我觉得语篇教学要落实以下基本要素:
1、要有鲜明的学生立场:这里的学生立场,就是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选取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有兴趣参与学习,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实施。在两天所听的课中,有的老师采用比较成人化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显然不是小学生喜欢的方式。
2、要有多元的教学目标: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老师们对这一点都有清晰的认识和有效的做法:让学生听语段,抓住文章大意;通过回答问题检测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复述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过程中,老师们都通过reading tips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有关阅读策略。在注重语言知识和策略指导的基础上,大部分教师还注重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了解了国外的文化和习俗。还有部分教师关注了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规划活动、制作邀请卡等,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多元目标。
3、要有明确的话题意识:语篇基本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就要紧扣主题,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但这两天的听课中,感觉有些老师的教学设计有点脱离主题, 这样就不能突出重点,显得教学内容有点零散。
4、要有清晰的教学过程:语篇教学基本有三大环节构成:befo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紧扣主题落实几大环节,就会使课堂教学清晰、大气。但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设计的分支活动太多,引申的内容较多,教学指令也不够清晰,因此课堂教学显得有些零乱。
在把握好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如何实施语篇教学,我觉得可以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1、文本与媒体相结合:语篇教学,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文本,我们还可以寻找相关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这些资源只要是与主题相关的,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某些学习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当然,板书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来源于学生,能帮助学生了解重点的学习内容,形成一种知识结构。
2、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语篇教学的处理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根据内容分段让学生读,如这两天课中,大部分老师都把第一段的背景介绍与后面的对话分开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比较合理。有些老师通过听录音、选择等方式让学生对语篇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再通过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关注具体的信息,这样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有了广度和深度。
3、技能与能力相结合:语篇教学并不是纯粹的阅读课,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进行听力训练,也可以进行默读和朗读训练,默读主要是注重理解,朗读主要是培养语感,这样动静结合才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技能,在读的基础上,我们也要通过合适的话题给学生说的机会,做到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当然,在注重技能训练的同时,老师们也比较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如过程中的两人或小组活动、最后环节的语段输出、制作邀请卡等,这些都是关注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习时间很有限,要提高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我觉得教师的眼光不能仅停留在书本,而应该充分利用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寻找合适的拓展学习资源,如学了birthday这个话题,我们就把关于这个话题的资源找出来,将内容合适的推荐给学生(可以打印,也可以推荐网址),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加积累,大容量的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保证。我想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各个年级配套丰富的、地道的、合适的阅读素材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