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在线研训>>文章内容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策略初探
发布时间:2013-10-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日常教学,分析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误区,明确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任务和意义,进而提出自己实施语篇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篇 语篇教学 误区 任务 意义 策略

 

所谓“语篇”,即discourse。根据《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即“the use of language in speech or writing in order to produce meaning; language that is studied, usually inorder to see how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 text are connected”由此可见,任何以特定文体整体呈现的语言材料的教学,在广义上都是语篇教学,即使是最简单的英语对话材料也应该放在语篇教学的高度去对待和处理。语篇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书面语”,也可以是“口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可以是一个对话、一篇短文或是一首歌谣,这些语言材料通常是围绕某个语言点而编写的,有一定的语境,而且富有趣味性。

 

一、尝试教学,发现问题——语篇教学的误区

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权重板块,语篇教学是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的热门话题。小学高年级教材的语篇长度逐年增加, 内容趋于丰富,所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文化背景知识更为丰富,在更高层面上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给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困惑、新的挑战。带着困惑,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尝试,并观察他人的课堂教学,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重视词句讲解,忽视整体把握。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偏重于单个词句的教学,花大量的时间在单个单词音形义的理解运用或是单个句式的朗读操练,而忽略对语篇整体的理解,对文本肢解过度,逐段呈现、讲解、操练,而不是让学生整体感受语篇。这样,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重视组织形式,忽视学情分析。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为了求新求异,为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往往只考虑到文本内容的逻辑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已有能力和可发展能力。简单的内容形式复杂化,浪费时间,复杂的内容简单处理,高于学生已有水平,没有足够的铺垫与适当的引导,造成学生语篇理解举步难行。

3.重视文本解读,忽视拓展延伸。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拘泥于文本材料的解读,一味地只是通过听、说、读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而缺少对文本内涵的提升和拓展,一方面,文本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阅读探究,分析问题——语篇教学的任务和意义

面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意识到,只有进一步探究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才能找到教学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阅读相关文章及书籍,再次明确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任务及意义。

1.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任务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摒弃传统小学英语课文教学侧重于对英语生词教学、习惯用法的意思与用法的讲解和新的语法结构知识的教学模式,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现今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一般要求,以阅读语篇为基本形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英语语篇阅读技巧的同时,使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意义

首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及语言信息的相关语境)正确、全面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至于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其次,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结合上下文对具体语境中的生词的词义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最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从语篇文本中所获得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话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话语表达内容与方式,使英语课程的学习成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一个过程。

 

三、反思教学,解决问题——语篇教学的策略

通过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任务和意义的解读,笔者对如何进行语篇教学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语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主张从课文整体入手,在具体语境中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理解并体验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技能。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分别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谈谈自己的教学策略及方法。

1.阅读前——激活思维,走进语篇。

读前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对于建构语篇文本的内容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教师通过不同的导入方式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扫除影响学生理解语篇的部分语言障碍,为学生顺利阅读做好铺垫,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或话题预测语篇主要内容和可能用到的词汇,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引领学生积极地从生活走进文本。

1)问题导入:这是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师从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紧扣话题,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建立起语篇文本与以往经验、知识之间的联系,迅速自然地导入语篇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儿歌歌曲导入:教师根据文本主题,合理选择英语儿歌或是歌曲,既能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为主题服务,或是介绍背景,或是引入话题。如在教学6A Unit7 At Christmas时,就可以播放圣诞歌曲,活跃气氛的同时,介绍语篇背景及主题Christmas,再结合简单的问题When’s Christmas?What can we get at Christmas?激活学生关于Christmas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为Christmas present学习做铺垫。

3)情境导入:教师应根据主题,创设相关语境,唤起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形成阅读期待。如在教学6A Unit3 It was there时,教师利用文本图片组织学生讨论Where’re Su Hai and Su Yang? What are they doing? How do they feel?,通过图中人物的表情猜测What’s the matter with Su Hai?这种基于语篇话题的预测,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推断和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阅读中——泛读精读,理解语篇。

读中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主体,也是英语语篇教学的核心环节。阅读过程中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顺利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材料,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很多不同种的活动形式。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略读、精读、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排序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理清文本思路,从而获取具体信息或细节性信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整个阅读过程中环节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逐层递进,实现学生各方面技能逐步提高。

1)略读知大意。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以抓住文章的大概。在小学阶段,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用一段话来表述对语篇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抛出与文章主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既有助于理解语篇大意,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培养其快速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同时产生的正确答案使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语篇的篇幅,采用听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文本学习,培养快速捕捉信息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听力技能。

2)精读抓细节。精读课文是一节课最关键环节,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以任务促读,正好符合了精读的要求,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环节中,活动设计形式可以尽量多样化,阅读判断,图文匹配,阅读选择,填表排序等等,解决字词句意义的理解时,注意区分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活动设计可以考虑侧重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如在教学6B Um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前言后,让学生精读对话,带着任务,完成笔友Peter的信息采集,并顺利完成书上Penfriend wanted的填空练习。精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其理解能力。

3)活读固理解。在精读课文后,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篇章的理解,采用分小组表演、关键词提示或板书复述课文的方式,再次深入课文,把课文读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由于学生能力存在差异性,在进行这一教学环节设计时,我们可以考虑分层分级要求,可个人复述,也可合作复述,可复述3-5句,也可复述5-8句,可根据板书提示复述,也可根据提供的大意梗概(完形填空式)复述,可复述整个语篇,也可挑选某个段落复述,尽量保证全员参与,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阅读后——多维拓展,提升语篇。

读后活动是对语篇阅读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和运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或者活动来内化语言,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提炼课文的情感目标,体现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发展技能,还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的理念。如在教学6A Unit 6 Holidays时,语篇谈论的主题是my favourite holiday,我们可以在阅读后让学生来说一说或者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节日,发展学生的读写技能,也可以对比中西方节日,进行文化渗透,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引领学生从认识文本走向生活中语言的综合运用。

 

 

语篇教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事物,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阅读产生兴趣,在阅读中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的快乐,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它不仅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生进入中学后,进一步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阶梯。我们教师应认真地分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语篇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齐迅,何锋  牛津小学英语(6A/6B  南京译林出版社

2)史佳芬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时代英语·报教师版 5-6期合刊

3)龚海平  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几个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4寇宗琴  基于语篇阅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反思  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