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数学组:让整理复习课焕发生命活力——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生态式推进数学学科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13-06-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洁

 

 

 

临近期末,各科进入紧张的整理复习阶段。如何系统地整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的意识,是老师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66,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又一次团聚在二实小,围绕数学知识整理复习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的探究。活动不仅邀请了华师大的吴亚萍教授,还吸引了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生态式推进学校的老师们。

朱雪峰老师执教的《整理复习长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一课,将周长和面积两部分知识有机整理,知识点梳理既全面清晰,又突出区别,强化联系。学生在亲历表格的生成过程中,形成了结构化的认识,还感悟了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数学素养。

路叶娜老师执教的《探索圆周长的奥秘》一课,创造性地将五六年级教材中的练习进行整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

吴亚萍教授结合两节课,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复习课的类型、原则、以及具体的做法,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她认为,复习课可分为对教材内容进一步拓展延伸的课、复习整理课和专题类复习课。她呼吁,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必须充分研究学生的整理作业,努力在学生作业的基础上加工生成,及时让学生尝试、体验表格的生成过程。

结构化地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视野,提升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的结构化认识,提升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让我们循着“新基础”,充分挖掘整理复习课的育人价值,让课堂焕发更多的生命活力!(文:徐洁  摄:杨文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