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在线研训>>文章内容
用足四十分钟
发布时间:2013-05-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高鸣鸿

进入三年级,学生学习的科目增了英语、信息技术、武术,随之语文教学时间从低年级时的每周8节,外加4节写字,1节诵读变成了每周7节,含2节作文。教学时间减少了,可是教学内容依然有八个单元,只是教学的重点从识字写字迈进了中年级段的读写教学。

同时承担着管理工作的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停留在教室里“逮”学生,学生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给”语文。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品质,我只有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于是,开始至今,每上完一节课,我就要反思自己这堂课40分钟是否用足了。

1.进入状态要快。低年级的时候,组织课堂经常要发时间,“铃声响,即安静”;课堂

中,教师拍手“啪啪啪”示意学习活动停止,学生拍手“啪啪啪”坐端正开始倾听或交流。进入中年级,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传达了一个要求。铃声响,扫视一圈,积聚目光,开始上课;小组活动分散到集中,“啪”一声示意,一声呼应,课堂教学又往下推进了。当然,有时等待也是需要的。全班自由读书,完成任务的同学平放课本继续读书,以等待捧着书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讨论结束的小组分散后自主思考回顾学习收获准备汇报,以等待还在讨论的小组。先后完成不仅要有示意,更要引导学生把等待的时间也利用起来。

2.积累复习要精。课始的常规积累内容要聚焦,推进要迅即。如果是和复习整合在一

起的,更要求复习的精要,即对新课的学习有直接关系,甚至能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的。比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我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数量词组和偏正结构的词组作为积累内容。复习过程中,我又请学生仿照课内的“银灰”“血红”等词拓展积累,并引导学生记录在课后练习4的旁边。虽然这也是教学内容之一,但放在复习环节,显然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节律。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没有用在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上,且整堂课主体部分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3.教学目标要简。为了提高课程标准的执行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以单元

整体教学为依托,聚焦学生的能力发展,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目标。但是面对一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依然不肯舍弃,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似乎老师没有讲到学生就有损失。殊不知,面面俱到,必定只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因此,一堂课我们要追求教育名家薛法根倡导的“简约之美”,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前一阶段教学主题为“我们爱科学”的第六单元时,我们年级确定“提取有效信息”的阅读能力培养为训练重点,以“整合信息,学习介绍”为高标要求。每一课都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或依据对话内容提取信息,或根据情节发展提取信息,或抓住情感变化提取信息,切实训练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主题为“祖国各地”的第二单元教学,我们依据写景类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确定了“品味、积累优美语句”的能力培养为训练重点。引导学生品味、积累描写景物颜色的词语、写出景物特点的词组、数量词组、比喻句、拟人句、总分结构的段落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一课一得,实现着真实的成长!

      4.课堂作业要融。为了操作方便,我们经常能看到日常教学被有意无意地划分为教学课、练习课、有时还有专门的作业评讲修改课。教学与作业的割裂不仅反映出教学和作业目标指向的不一致,而且没有很好地落实口头训练向笔头练习的转化,同时也大大浪费了教学的时间和气力。教学与作业意识和行为上的割裂,经常会导致课堂信马由缰,你说她说,但缺乏甄别选择、综合整理;导致教学看似效果好,但反映到作业中依然问题很多,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在作业的评讲和订正上;导致一部分学生有嘴无手,也即我们常说的能说会道但作业错误百出,或讨论时侃侃而谈但独立时无从落笔。作业要融在教学过程之中,不仅体现在课堂中要有学生作业的时间,更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作业中的重点,突破作业中的难点。比如,《补充习题》中的基础题,我作为第二天的听写内容直接做上;《补充习题》中的阅读题我渗透在教学中,学生易错点“高粱”的“梁”在板书时与“栋梁”的“梁”作比较。所写事物,学生会把“榛树叶子”写成“榛树”,教学中就引导学生划一划,比一比。这样,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识字和阅读能力,而且节省了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师生都因此丰富了教学生活的积极体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