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学科育人: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在线研训>>文章内容
走进古诗里的秋天
发布时间:2013-05-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走进古诗里的秋天

蔡丽华

进入三年级,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全新的开始。语文教材第一单元是美文单元,有两首秋天的古诗。在二年级,我就对古诗单元进行了单元类课文的教学,孩子们知道了学习一首古诗要从这几步入手:读诗歌、知作者、明大意、解诗情、诵诗歌。因此,三年级的古诗教学就显得轻松而有秩序。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古诗的基础上,人人争当小老师。孩子们学得开心,气氛也很活跃,从“寒山”、“枫林”、“霜叶”、“霜满天”、“江枫”等关键词语的体悟中,感受到了两位诗人对秋天的不同心境。

学习的兴趣正浓,我可不能小视这样的热情,便思考着如何将秋诗的学习引申到课外。孩子们能否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古诗中呢?我拭目以待。我将周末的家庭作业作了精简,一个有选择性的作业诞生了:用五步古诗自学法自学一首秋天的古诗,可用PPT呈现,也可用手绘,诗意熟记于心。我期待着孩子们的自主作业……   

周末的邮箱里塞满了邮件,我一一打开,惊喜立刻呈现在眼前:艾子秦的《饮酒》、孙成阳的《山居秋暝》、陈婧怡的《宿建德江》、徐佳琦的《夜雨寄北》、万浩宇的《望洞庭》、曾豪杰的《秋词》……周一的早读课,又有许多手绘古诗送到了讲台上,也有的将ppt打印出来。

材料准备得似乎很充分,孩子们到底能胜任小老师的工作吗?我将一周的晨会课、班队课都交给了孩子,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来当小老师啦。陈怡筠是个大方的小女生,示范引领的任务就交给她吧,抛砖引玉的人是需要有点水平的,她响亮地示范读了古诗,一字不错,十分熟练;再让大家跟她读了一遍,孩子们都很配合,声音很齐很和谐;再逐句地讲解诗意,孩子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幻灯片,生怕漏掉了内容;诵诗歌时,我提醒小陈先让大家经历一个试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齐背的过程。就这样,第一首古诗孩子们轻松地背了出来。之后的几个孩子也都逐一展示:内向的小苏声音虽然不高,但在话筒前定定心心,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教学活动;平时调皮的小周,在讲台前也一收他顽劣的本性,正儿八经地上课;自信十足的小李更是善于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的质量,讲完诗意后还出了几道小题目考考大家认真听讲了没有……

走进秋天,走进古诗里的秋天,这个秋天更美、更迷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