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科学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提炼>>文章内容
阶段性实施小结(2012.08---2013.01)
发布时间:2013-01-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潘亚清

《小学科学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关键,是成果形成,提炼价值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在充分研究概念课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突破了第一阶段只是针对某一节课有研究,缺乏对概念课型整体的教学策略的问题,形成了对生理类课型指导的一般策略。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情况

1.在上一阶段摸底平常课、总结研究课、专家论证课题的基础上,我在开学初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并能够针对性地实施,保证课题的质量和实效。

2.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工作室每次研究课和学校科学组“双循环”教研制度,开设了4节课型的研究。在过程中注重分析,初步形成案例;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概念理解的能力。

二、研究过程

(一)加强学习,为课题研究构筑理论基础

本学期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围绕本课题精选上课课型。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与概念课相关的新课程目标,全面了解课程目标对概念课的要求;其次我阅读了常州市教科院编写的《小学课型研究与案例》,此外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课题。

(二)勇于探索,为课型研究开辟新的路径

本学年,我们通过对《大脑》《神经》《食物的消化》《肌肉》等内容的研究,思考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生理类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思考水平。我们觉得生理类课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准思维的突破口

2.让学生充分的体验

3.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

(三)形成成果,为课题研究积累经验

课题实施研究一年以来,我们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勇于探索,坚持不懈地在阅读这个冷门课型中研究着,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在研究中,教师逐渐养成了勤实践、勤反思、勤积累、勤总结的好习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积极撰写课题研究的案例和论文,其中有2篇论文分别在国家级刊物《科学课》和市级刊物《教师教育》上发表,1篇论文获常州市小学科学论文二等奖。

三、课题研究问题

1.在对生理概念课型有了一定的思考后,还需要继续完善教学策略,慢慢丰实教学策略,使它更具有普遍性和可参考性。

2.争取继续深入研究生理课型,形成2-3个经典案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