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数学单元结构教学及其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理论链接>>文章内容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2-06-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张常清

 

课堂教学结构,也即课堂教学步骤,如果这个教学步骤对同类课型有广泛的适应性,那么,它又可以叫做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期以来,中外教育学家在努力探索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私塾学校就创立了语文教学的逐字句直译讲解基本模式。最早在我国新式学堂里广泛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四段论。赫尔巴特也是最早提出课堂教学结构理论的教育家,他的四段论曾经风靡欧洲,其四段论的具体教学要求是:明了——用讲授法和直观法分析,使学生明了教学内容;联想——谈话法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用叙述法使知识系统化并获得新结形;方法——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掌握技巧。我团在改革开放前长期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其组织教学一复习旧课一讲授新课一巩固新课一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成为我国文化大革命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几种课堂结构的模式对我国教学影响十分深远,也大大激发了我国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不同学料的教学模式。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成果十分喜人,只要打开教学刊物,就可以看到新的成果出现,但理论性强,值得广泛推广的还不多,还要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求。
    一、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要求
    1.思路清晰,结构严密
    设计一种教学结构要从一节课上去考虑,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形成有先有后、由低到高的训练程序,具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特点。每一步之间又要安排紧凑周密,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具有完整无缺的特点。
    2.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我们一贯倡导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好学,学得轻松愉快。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把教师当作引路人,教师要充分做好向导的角色,尽最大能力给学生的学习以启迪点拨。
    3.要有较强的操作性
    教学结构最终是要应用于实际教学,所以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习惯,适合教师的具体操作,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要能归纳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模式。
    二、课堂结构设计的方法
    1.理清教学思路
    不管上什么课,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完这项内容接着要做什么,都要想清楚,这样一条不间断的教学过程的安排,我们称之为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要遵循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灵活设计。教学思路的方式大致有:先分后总;先总后分;一脉相承;主线串珠;镶嵌插入;移步换形;面中取点;由此及彼;烘云托月;相反相成;悬念结解;多方集中等等。
    2。划分教学环节
    我们把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称作一个环节。理清了教学思路就要合理划分教学环节。所谓合理,就是尊重教学过程的自然分段。教学环节的划分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了思路就不清晰,太多了显得繁杂累赘。
    3.确定环节概念
    划分好了教学环节以后,就要给每一个环节取一个好的名字。名字一般是高度归纳一个环节的做法。环节名字不能太长,要讲究精练。例如,有一个教师教小学谜语诗《画》的教学结构是这样设计的:谜语引路,启发自学;编写有趣的题目,议论和阅读课文;形式多样,巧妙地练,快乐地练。这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结构设计,环节名称不精练。如果具有模式性的教学结构,其环节的名称更要高度归纳,比如下面几种教学结构模式:
    自学式:自学一一寸论一小结一练习
    训练式:基本训练一尝试训练一巩固训练一迁移训练
    探求式:初探性自学一深究性自学一运用性自学
    如果结构名称确实难于用较概括的词语归纳,也可以用第一步第一环节等名称。比如朱自清先生的阅读教学四步教段就是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来做名称。
    4.阐释环节意义
    确定了环节名称,为了便于操作,还要对各环节的意义做出阐释。如果是一个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详细,如果是模式性结构就要简明扼要。比如前面提到的赫尔巴特四段论,对每一环节的操作都作了说明。
    再来看看,叶圣陶的精读”“略读课内外指导的教学结构是这样设计的:
    l)课内精读指导教学结构
    第一,预习:通读全文,认识生字生词,解答教师所提示的问题。
    第二,课内报告和讨论:这是课内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它围统文章体裁、词语、文法、修辞、鉴赏与批评、风格、章法、布局等项展开。
    第三,练习:吟诵、参考相关文章,应对教师的考问。
    2)课外略读指导教学结构
    第一,读书前指导:版本指导、序文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问题指导。
    第二,组织学生阅读:要求学生随时做笔记。
    第三,课内讨论。
    第四,读书成绩考核。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