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年级:三年级 |
班级:7班 |
人数:50人 |
||
学科:数学 |
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
教师:汪水清 |
日期:2012.5.30 |
||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探索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 2.借助已有经验和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来感悟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3.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寻找比较方法提供背景支撑;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有实际意义的,更好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材通过例题教学整数部分都是0的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通过“试一试”比较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和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材没有总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目的还是强调要学生借助自己的经验和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来比较大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学生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小数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小数、分数、整数有了相对的一些整体认识,在联系中学生学习着认识小数, 所以这节课是对以上认识的一个再循环的上升认识,仍是在联系中进一步认识小数,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
|||||
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常规 积累 |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读会写小数了,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小数。 |
写几个小数,同桌互相说出它里面有多少个0.1。 |
课前热身。 |
||
提出 问题 探索 方法 |
出示表格: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来比较他们的大小。 0.8和0.5你是怎么比较大小的? 小结:你们利用小数和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小数转化成了以前的知识进行了比较。 0.8和1.2你会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你 交流比较方法。 其他两个商品的价钱,能比较吗? 刚才我们是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没有这些具体的情景,你能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完成想想做做5。 总结经验: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吗? 快速反应: |
解读信息。 有顺序的说一说可以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 独立思考,个别交流。 学生互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情况预设: ·转换成几角比; ·转换成十分之几,用分数来比; ·其他 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情况预设: ·转化成几元几角进行比较 ·利用数的组成来进行比较 独立选择两数进行比较,并与同桌交流想法。 学生独立比较大小。 尝试概括,并指名交流。 感悟: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数就大;整数部分同,再比小数部分。 运用自己举小数,考考同桌。 |
在解读信息的过程中再次练习小数的读法及其具体意义。 根据学生的状况,如果困难不大,则直接放手让孩子自主选择进行比较,如果有困难,则“试一试”之后再全部放手。 概括总结经验对于困难的孩子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
||
练习 巩固 |
想想做做6: 刚才我们学会了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如果三个小数呢?你会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比较三只青蛙跑步的成绩。指出:在生活应用中,会比较了小数的大小,还要根据情况灵活的判断。 四个小数、五个小数你会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小数和整数混在一起你会比较他们的大小吗? |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集体交流。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及时纠错。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
看图直接写小数对于孩子来讲,与今天的小数比较大小相比,显得更有难度,因此,注重孩子的思考过程,可以借助小数的意义来解决问题。 |
||
拓展 延伸 |
如果是两位小数,你会比较大小吗? |
学生自觉举例,尝试比较。 |
类比迁移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
||
反思 重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