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学校
|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设计者
|
季焕庆
|
学科(版本)
|
苏教版
|
章节
|
第四章
|
学时
|
1学时
|
年级
|
六年级(下)
|
教学目标
|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
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
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
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
||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
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认识四个新的方位词
教学难点:确定位置中角度的测量
借助白板技术进行有效教学
|
||
学习者分析
|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第几排第几个”、“数对”以及“东、南、西、北、东南、东北……”等方法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在学习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时候,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子描述的具体到位,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生生之间的不断
互动。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
第一环节
常规积累
复习引入
|
1.出示坐标中的几个点。
2.谈话引入:在海上我们是如何确定位置的,这节课就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
1.用数对表示某个点的位置。
|
本课的确定位置和用数对确定位置都是用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可以对新旧知识形成一种比较。
|
利用电子白板的网格功能显示直角坐标既方便又清晰。
|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
激发需求
|
1.学生根据图示描述灯塔1的位置: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
2.引发冲突:看来,用我们原来的方位知识光说一个东北方向,不能准确确定灯塔1的位置。
|
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
2.东北方向这个区域太大了,光说东北方向并不能确定灯塔1的位置。
|
引发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
在白板上可以任意拖动轮船的位置,使轮船的航向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激发学习的欲望。
|
第三环节
自主探究
提炼建模
|
1.那要精确的描述这个位置,还需要说清什么呢?
2.明确确定位置的几个要素。
①出示正确的描述方法
②追问只说北偏东30°行吗?
3.认识北偏西,南偏西,南偏北。
4.练一练
①精确描述灯塔2的位置。
②进一步明确角度是以南北为基准。
5.小结:确定位置的几个要素。
|
1.小组交流:尝试寻找确定位置所需的条件,并尝试用这些条件再次描述灯塔1的位置。
2.学生读一读,并尝试理解北偏东,明确光说方向不能确定位置。
3.用手势理解四个方向,并理解方位词的由来。
4.完整叙述灯塔2的位置。
5.理解由“区域-线-点”这一过程。
|
学生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通过探究发现确定位置的几个要素,过程中理解新方位词的由来并学会用既正确又简洁的语言描述某个点的位置,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科学性。
|
1.根据学生的描述可以及时的在白板上给出学生想要的信息,师生活动更具时效性,白板的兼容功能,随时插入flash动画,向学生动画展示4个方位。
2.由于白板工具可以任意旋转和拖动,在画线段图时的确很方便。
3.隐藏功能可以随时出现,随时隐藏,很好用,而且可以设置为想在哪里出现就在哪里点击。
|
第四环节
多层练习
巩固内化
|
1.基本练习:准确描述三个景点的位置
三个层次:恐龙园(知道角度和距离)
春秋淹城(需计算角度)嬉戏谷(需测量角度)。
2.综合练习:
①根据位置的描述,找出传媒中心的位置。
②以学校为观测点描述传媒中心的位置
3.小结:在确定物体位置的时候,除了看清方向和距离,首先应找准观测点。
|
1.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讨论春秋淹城(需计算),嬉戏谷(需测量)这两个位置。明确0刻度线需和南北线重合。
2.学生找准观测点,做出正确的测量。
明确观测点发生了变化,同一位置的描述也不相同。
|
多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利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信息、识图和作图的能力,有条理的进行表达的能力。
|
1.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指一指,画一画所要描述的是哪个角,利用白板的数学工具,让学生在白板上量一量,把学生的正确的测量方法和错误的测量方法停留在白板上,供同学们讨论,及时的在白板知道学生标上角的符号和度数,教师可以做到以身示范。
2.运用隐藏功能,把学生的描述步骤,及时的在白板上展示出来。
|
第五环节
反思小结
拓展延伸
|
1.组织学生小结课堂。
2.完善方法结构。
|
1.回忆确定位置的几个要素。
2.都是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
|
培养学生总结提炼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方法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