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年级音近字、形近字的辨析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
对于低年级而言,识字教学是基础,又是重点。在汉字中,有很多形近、音近的字。虽然我们的孩子学习百来个字,却已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准确性差,识字记得快忘得快,对形近字、音近字尤其容易混淆弄错。
二、掌握情况
同音字、音近字的辨析在这张考卷集中体现在第五大题:照样子填一填和把句子补充完整两大题中。照样子写词语对海风的风和丰满的丰、公园的公和做工的工、音乐厅的厅和听音乐的听进行了比较,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除了个别同学没读懂题目之外,1人在辨析做工时出错。把句子补充完整中“人有两个宝”3人把“有”写成“又”。
三、区分策略
我觉得区分的前提是学生在分别学习这两个字的时候是扎实地掌握了,这样遇到一起才不会那么轻易地混淆。所以在每一次学习新生字时,我都会用各种方法带着学生一起辨析识记,从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对汉字的精细比别能力,巩固对汉字的记忆。
1、形象记忆。比如“升”,孩子们的想象非常丰富,这个字的样子就像在升国旗,撇是飘扬的红旗,竖是旗杆,所有往上升的都是这个样子,都用这个“升”。
2、从字义上理解区分。比如“工”和“公”的区别,我就告诉学生“工”是做工的工,和做事有关,“公”是公共的、大家的意思,并通过组一些词语来验证分辨。
3、画一画。有些同音字的字义能用图画表示出来。如在教《东方明珠》一课中的二会字“颗”时,我让学生先画一颗珠子,再告诉学生页字旁的“颗”可以形容像葡萄这样又圆又小的东西,如一颗星、一颗珍珠等。我又拓展了 “棵”这个同音字,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告诉学生木字旁的“棵”是指一株完整的植物,如一棵树、一棵草、一棵葡萄藤等,通过这样用画进行比较,学生不仅理解了字义,而且印象深刻。
4、通过演示来区别。如区别“从”和“丛”,我请了一个小朋友跟我合作,跟在我后面一人跨一步,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这就是跟从、听从的从。
方法其实有很多,但学无定法,重要的是我们大家要做个有心人,发挥孩子的创造力,有时他想出自己独特的方法记忆,道理并不一定说得通,但能帮助他自己分清,也可以。切忌把易混的两组词完全打乱,让孩子反复填空,订正,这样只会越加糟糕,更加混淆不清。希望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孩子的生字学习更有趣,更轻松,更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