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科学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总结提炼>>文章内容
2011-2012上阶段实施小结
发布时间:2012-0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潘亚清

2012新年的钟声又将敲响,一个学期又在紧张忙碌中接近尾声,本学期,我们科学组,围绕“十二五”课题“学科育人理念,以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为主阵地,传承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创新合作研究的新策略,寻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学科组课题研究基本走上自主的“日常化、实效化”研究轨道。对课题研究前沿后续工作思路,使课题研究有新突破,在“研究内容、方法”“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积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在后阶段研究的延续和创新上也有了新的思路。

1.    认真学习《课标》,初步明确科学概念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知道要对科学概念教学进行有效研究,首先要把研究的概念,意义和价值研究清楚,本学期,我们科学组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资料,知道了科学概念在小学科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也为我们后续进行科学概念的整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认真梳理教材,初步理清科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部

课题组在本学期,对小学科学3-6年级全八册内容,进行了整体的梳理,梳理出三年级涉及科学概念课(含概念知识点)共21个;四年级25个;五年级38个;六年级35个,从概念知识的量到难度都体现出逐渐加深、复杂的趋势,34年级趋向趣味性、简单性;到了五六年级明显增加了难度,体现了深刻性、应用性。对这些内容的梳理除了让我们科学老师意识到,科学课大多数内容都是以一些科学概念知识为抓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研讨中逐渐感悟认识的,也给了我们研究基本的思路,那就是科学概念教学必须以科学探究活动的形式去展开。

3.认真实践课堂,初步形成科学概念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

我们的课题是基于学科教学的研究,因此研究的主阵地还是在课堂,我们在期初就制定好了研究计划,与每位课题组教师明确研究要求:课堂教学即研究,即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对某年级整册教材涉及的概念教学内容清楚了解,在设计教学时,就应该把研究思路放进去,如是否要设置情境教学、如何设置;如何通过实验教学设计来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如何设计问题讨论让学生理解概念等等,进行探索性研究,并要求,教师及时做好课堂反思(即实验日志),便于课后反思提炼。本学期,课题组三位(课题组四人,其中一位休产假)老师分别上组内研讨课12节次,谭夏、潘亚清老师上大市研讨课2节次。

4.认真反思总结,初步积累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本学期,我们对课题作了一些研究,在科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内容整理、教学策略、教学案例、辅助教学上积累了一些资源,同时也能认真反思总结,每位老师都主动写一些研究心得,还提炼了几篇有质量的论文。本学期课题组老师撰写研究心得8篇,研究论文2篇。课件资源4个。

    由于受课题组老师研究水平以及一些教学软硬件的缺失,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比如,单元的整体研究还缺乏思考、实验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扎实、课题组研讨没有请高水平专家和老师的引领;反思总结还很不到位等等。下学期我们将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上进一步落实到位,争取研究取得更大效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