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单元整体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实践传真>>独立单元整体教学>>文章内容
【认识时间】认识时分
发布时间:2012-01-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袁雪风

 

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年级:二年级
班级: 二(7)
人数:50
学科:数学
课题:认识时分
教师:袁雪风
日期:2011.1.6
教学目标:
1、知道钟面上有12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时间单位时、分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数出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在此基础上,介绍1小时和1分,让学生知道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然后是认识时分间的进率,通过拔钟面上的分针,并通过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几大格,引导学生发现1时=60分。想想做做是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持续时间,帮助学生建立1分的时间观念。第4题通过辨析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走过相同的格数所经过的时间,加深对时针和分针走1大格的认识。
2.学生分析:
在一年级时认过整时,所以对钟面学生不陌生,但那时分针始终指着12,所以学生对分针印象模糊。他们对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对分针走几小格就比较模糊。如果分针指着2时,他就会很快地说出是2分钟,把分针当成了时针在看,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辨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龟兔赛跑,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是谁赢了那场比赛?
 
提问:乌龟那么慢,它怎么会赢得比赛呢?
谈话:小兔子输了比赛很不开心,这回它又遇见了乌龟,于是对小乌龟说:“乌龟,乌龟,我们再来比一次,看看在相同的时间里谁跑得远。”它们来到一个圆形的比赛场地(课件出示),站在同一个起跑点上,小朋友们来做裁判,给它们发起跑口令。
(课件动画展示)
答:乌龟
 
 
学生回答,引发学生骄傲自满会导致失败的情感认识
 
 
 
 
 
齐声:预备——跑
以小朋友熟悉又喜欢得龟兔赛跑作导入,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并再次体会骄兵必败的道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绪基础。
二、再次认识钟面
 
谈话:小朋友,它们跑完了,谁来说说,乌龟跑了多长的路?
 
那在同样时间里,兔子又跑了多长呢?
是啊,小兔子这回可不敢再谁懒觉了,一鼓作气,终于赢了比赛。
你们知道兔子跑了几个乌龟的路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
   
    已经有小朋友发现了,这个画面让我们想到了一样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钟表。
课件出示:兔子→分针,乌龟→时针。
回忆:时针、分针、秒针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和时针、分针交朋友,下节课再专门和秒针交朋友。
回答:跑了2棵树之间那么长。(预设)
 
回答:跑了整整一圈。(预设)
 
 
 
 
学生发现比赛场地有点象钟!
利用课件,让比赛场地像钟。学生在思考老师的问题时,很容易就能把比赛场地、兔子、乌龟,与钟面、分针、时针联系起来。引入课题,趣味无穷,同时,学生对龟兔赛跑的场景印象深刻,也为后面学习1时=60分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1)、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钟面上有60个小格
在钟面上,小乌龟跑的那段路程就叫做一个大格,也就是12到1中间这一段。那么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大格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显示)
得出结论: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
 
在我们的钟面上一个大格还能继续分(实物钟展示),你知道是怎样分的吗?
最后课件效果显示。
结论:一个大格被4个小点分成了5个小格。
问题:那么整个钟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
结论:钟面上60个小格。
 
 
 
 
一起看课件数一数。
 
 
 
 
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学具钟。
 
 
学生先思考,单独交流,再一起看课件数一数,进行验证。
认识钟面,结合动手操作,参考课件等方式,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为进一步学习1时=60分作铺垫。
四、(1)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2)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3)1时=60分
 
课件显示:分针走了1小格。
问题:你知道分针这样走1小格是经过多少时间吗?
对了,分针走1小格经过1分(板书)
看课件进行口头练习分针从12走到1,分针从1走到2,(板书:分针走一圈经过60分)
结论: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
 
引导学生发现这是可以用几乘5得多少的方法来很快算出经过了几分钟。
 
课件显示:时针走了1大格。
问题:时针从12到1,走了1大格,你知道它经过了多少时间吗?
板书结论:时针走1大格是1时。
 
结论: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还记得兔子分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
为什么有不同答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谁对谁错。
兔子分针走整整一圈经过了钟面上的60个小格,是60分,但是乌龟只跑了1大格的路程,它用了多少时间呢?(1时)他们用的时间一样吗?所以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板书:1时=60分
现在我们让时针和分针也来一次比赛,仔细体会一下1时=60分。(课件显示)
 
学生回答。
 
 
同桌互相说说:分针从12走到5,分针从12走到9,分针从12走到11,分针走一圈各走了多少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看课件口头练习:时针从1走到2
 
 
 
学生回答,可能有(60分,1时)
得出结论,并说说理由。
从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时出发,以课件开头龟兔赛跑为切入点,引出1时=60分。突破难点,避免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
五、体会1分钟
 
到现在为止,同学们知道了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还得出了1时=60分的结论,那么同学们知道1分钟到底有多长吗?
现在老师让电脑小博士来记时,大家静下心来享受1分钟的音乐(课件)
现在,你觉得1分钟怎么样?
大家觉得1分钟时间很漫长,现在,我们再重新体会一下,我们来唱一首歌。
(课件)歌曲放了一部分,时间到,音乐停止,学生很诧异(啊?没啦?歌还没唱完呢,太快了)
谈话:为什么同样是1分钟,给你的感觉却如此不同呢?其实,只要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你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看,刚才大家一心一意唱歌,1分钟一下子就没了。但是1分钟虽然短,好好利用,却能创造出很大的价值(课件演示):打字员1分钟能打200多字,会计1分钟能数300张钞票,工人叔叔利用机器,1分钟能印刷1000多份报纸……我们应该不浪费每一钟,好好利用它来认真学习,取得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
 
学生回答。
 
 
在《梁祝》的音乐声中精心等待,感受1分钟。
说各自的想法。(有点长,太慢了……)
唱《校歌》
 
 
 
 
 
 
 
 
 
 
 
 
一分钟游戏,感受一分钟能做哪些事。
游戏:测1分钟脉搏、1分钟跳、踢毽、写字、眼保健操、口算
从精心等待一分钟、唱一分钟熟悉的歌曲,进行一分钟游戏这三个环节,让学生深刻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将育人价值寓于其中,促使学生树立要节省每一分钟,让每一分钟都创造价值的观念。
六、认识1时
 
小朋友,你知道我们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吗? 课间活动多长时间呢? 再加上多少时间就是1小时了呢?
谈话:在1小时里,我们可以得到2个课余活动时间,和一节课的时间。
布置作业: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在学校里你1小时里做了些什么,再问问他们在1小时里又能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40分)
 
学生回答(10分)
学生回答,可能有(10分,50分),并说说理由。
结合学校生活,让学生感受一小时能做哪些事,并布置相关作业,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中。
反思与重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