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年级:一年级
|
班级:一(3)
|
人数: 50
|
||
学科:数学
|
课题: 认识钟表
|
教师:袁雪风
|
日期:2011.1
|
||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钟表,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
2.培养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初步积累的认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明确认识。并设计多种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巩固对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的认识。
2.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生活经验,2/3的学生已经能正确地看整时了,2、3个孩子能准确地说出几时几分。但是也有一小半的学生不会看时间。对于接近整时的看成大约几十困难很大。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常规积累
(2’)
|
知识介绍、欣赏图片。
(1)演示:水漏、沙漏、日晷图片。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小结:这些都是古代人民发明的计时工具。
|
知道这些都是古代人民发明的计时工具。
|
从介绍古代的计时工具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30’)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后来人们发明了钟表,计时工具越来越精密,计时也越来越精确了。从前,钟表是只有皇宫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而今天,它已经走入了我们千家万户,钟表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揭题)
一、 认识钟面
1.大问题放下去:你知道
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吗?(出示空白钟面)
全班交流:学生说不全的全班补充。
交流完再点击相应的按钮,显示:数字: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在钟面上的呢?大格小格、时分秒针(板书:时针、分针)
交待:今天只研究时针和分针。
2.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钟面,你能说说现在是什么时刻吗?(5时)
看看谁最聪明,最会学习,能用今天新学的词“时”来表示时刻。
谁再来说说看?
二、 认识整时、大约几时
1.我们有了钟,学会了看钟,就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了。小明就是这样一个会安排时间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星期天,小明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2.认识整时:边看边想小明什么时刻在干什么?播放课件(7时:起床;9时:做功课;10时:看动画城。)
你是怎么知道的?
总结看整时的方法:我们可以先看分针,再看时针,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练习:(1)师拨8时、1时,生汇报。
(2)左边同学拨一个,右边同学读一读。再反过来。
(3)呈现:9时和3时
呈现12时和6时
问:它们可特别了,看看特别在哪呢?
(4)课中操
3观察10时的钟面(10:00),你是怎么看时刻呢?你还在哪里见过?
说明表示时间的方法:两个小圆点前面的数表示几时,小圆点后面的数表示几分。
4.认识大约几时:
(1)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小明在做什么?(12时:吃午餐)上个星期,小明的表现可好了,妈妈决定奖励他,要带他去看3时放映的电影,小明可高兴了。他想,时间还早呢,让我先看一会儿书吧。
(2)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他猛然抬头一看,(钟面显示2:58)不禁哎呀叫出了声,想一想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同桌轻声交流)
(3)匆匆忙忙赶到电影院门口,小明抬头看了看钟楼(钟面显示3:03),看着钟他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3时刚过,虽然错过了开头,但是精彩的内容还在后面呢,我们赶紧进去吧。)
(4)比较快到3时、刚过3时和3时三个钟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当分针正好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快到3时和刚刚过3时,我们还可以说——大约3时。读一读。
总结:无论是快到3时,还是3时刚过一点,它们都很接近3时,都读作大约3时。
练习:你能在钟面上拨一个大约5时吗?
(5)现在又是什么时刻?小明在干什么?
(6)9时:睡着了
4.对比2个9时。
(1)除了晚上9时,还有——上午9时。上午9时小明在干什么?
(2)对呀,一天中有2个9时,有上午9时和晚上9时之分。小明起床是早上7时,一天中还会有晚上7时。为了准确表达,不产生误会,我们还会在时刻前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词,将它们加以区分。
四、练习
1.说一说:小明真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你看,他把这个星期天安排的多好。你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孩子吗?你能说说你上午9时在干嘛,晚上9时在干什么吗?
2画一画。这里有三个钟面,可惜针不全了,你能帮忙添上吗?先看看缺什么针呢?画针时要注意什么?画一画。
3.不知不觉都快要下课了,希望小朋友也能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做时间的主人,好吗?
|
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同桌轻声交流:比比谁知道的多,说的全。
介绍:
数的排列——顺时针和逆时针(手势)
针——短针是确定多少时的,所以叫时针。长针是确定多少分,所以叫分针。分针比时针长,时针比分针短。
大格小格——钟上还有许多点,将钟面分成了12大格和60小格。
说说小明什么时刻在干什么。
总结看整时的方法: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学生快速反应
对比发现:分针都指着12,9时时针朝左,3时时针朝右。
小结:两个小圆点前面的数表示几时,小圆点后面的数表示几分。
电子表,电脑上见过
学生体会12时分针和时针都指着12。
学生情况预设:
“快到3时了”
是呀,都快到3时了,我们赶快出发吧。
“要迟到了,3时看电影,要来不及了”
再通过2:58、3时和3:03三个钟面的对比,概括出“很接近几时或者刚过几时,都可以叫做大约几时”。
大约8时小明在洗澡。
知道9时有上午9时和晚上9时之分。
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时针要画的比分针短一些。
用尺了画针
要对准了画针
|
在知识介绍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古代的计时工具的局限性,从而感受到钟表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紧接着播放的钟表演变发展史,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发展促进了钟表的普及化。
学生不是白纸,在生活中、幼儿园的学习中,孩子已经对钟表有了很多的认识,因此钟的组成部分,以及认整时的方法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来介绍。
如果在上面一环认识整时以后,就出示一些整时的钟面让学生辨认,那会将教学内容变得索然无味,于是设计了一段动画,赋予它很多情景,不但巩固了认整时的方法,学习了电子钟的表示方法,还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认识大约几时学生会感到比较困难,如果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很接近几时或者刚过几时,都可以叫做大约几时”,教学效果不会好。我们设计了下面这个环节,有效的突破了这个难点。
通过一天2个9时的比较,学生感受到9时还有上午、晚上之分,也感受到一天有24个小时。
通过此活动,教育小朋友要有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用肢体语言表示时间,加深对数字“12、3、6、9”的位置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