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单元整体设计,提高教学效率>>理论链接>>文章内容
理解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有效处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单课时教学设计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2-01-08   点击:   来源:转载   录入者:
一、设计的含义
设计是指“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在开发某种产品或实施某个方案之前,所进行的系统而缜密的计划与构思的过程。”从实质上讲,设计就是一种问题解决。系统科学方法论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它是一般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内容。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科学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应从整体出发,立足整体分析要素及各要素间的关系。动态性原则:系统总是动态的,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最优化原则:运用各种有效方法、选择最优方案、途径,实现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的含义
现代教学设计是指在系统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学习理论、教育理论和教师经验,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可操作过程。
教学设计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在“教学工作科学化”这一理念下不断发展和成熟,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泊入我国,成为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在“教学工作科学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学设计是极其复杂的,需要综合多种理论观点为指导,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以下要素构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的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方面的确定和选择、教学活动的具体展开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现代教学设计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特别强调:
     (1)系统论(系统思维、系统编程、系统条件、系统建模);
     (2)最优化(问题解决、最优决策、综合权衡);
     (3)“为学习而设计”;
   (4)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而设计。学是教的基础,教是为学服务的。只有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设计出高效的教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因此,现代教学设计强调依据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诸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写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写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教案)等一系列课前准备工作,即备课。备课虽然也属于教学设计的范围,但它往往从教师的主观愿望主发,以教学为中心,凭借的教学经验、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和策划,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都较低。现代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以学习者的“学”为出发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