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冬日暖阳。在这略带一丝寒意的季节里,《小学数学结构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研讨活动。
借着“新基础”数概念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的东风,上午,课题组成员观摩了两节精彩的课堂展示。由马美南老师执教的《认识比》细腻灵动、内涵丰富。马老师以开放的设计,通过“认识比的产生,激发需求——认识比的意义,体悟本质——比较关系的沟通”三大板块有机构建,注重教学过程拓展的层层递进,教学材料的精心输入,帮助学生对比的意义形成全面、完整的认识,既有高度,更有厚度,让听课老师在期待中感到震撼。朱雪峰老师执教的《按比分配》,一改以往老师“不断变题”、学生“埋头解题”的状态,把“变题”的本领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变题”中不断感知比的应用类型的变化,形成各种变换之间的路径意识和思维策略,课堂教学折射出了二实小师生日常教育教学深厚的研究积淀。在稍后的评课环节中,大家更是分享了“新基础”人不断追求学科育人的执着和求真的教研品质。
下午,课题组成员在温馨的氛围中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本次交流,由高可飞和张晓锋两位老师主讲。高老师从教师角色、教师专长、教师成长三方面谈了自己读《学与教的心理学》的思考。她将书中的理论要求提炼出来,不断和自己的教学行为比对,通过交流及时提出自己的困惑,寻找智力援助,这为课题组成员读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张晓峰以“漫画”为展现平台,表达了自己对学与教的理解。通过《学习——快乐——前行》的主题交流,充分展示出他阅读的广博。他独特的读书学习方法为大家打开了崭新的视界,读书的品味令人钦佩。针对大家的交流,领衔人王校长进行了即兴点评。王校长的诠释,提醒着大家在阅读中既要保持独特个性,也要讲求适度理性。最后,由王校长对课题组迎接中期评估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整整一天的活动,既让大家分享了课堂教学的精彩互动,又分享了同伴理性、率直的读书思考,真实地体验了“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的教育境界。当王校长再次提及课题组“水之韵”文化时,每个人的心海里再一次涌现出了一个水系:恒久、灵动、清静、圆润、悠远、博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阻挡,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