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 题 类 别
学 科 分 类 数 学
课 题 名 称 小学数学课型与推进策略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谢忠恕 季焕庆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1.6
拟 结 题 时 间_____ 2014.4功____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011年6月16日,学校对市十二五备案的12个课题举行了集体开题活动,王冬娟、叶伟锋、朱丽萍三位校长和课程部、学生部全体成员参加了开题活动。
活动采用统分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是分学科进行论证,一是各课题组长陈述,对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准备研究什么、将要怎样开展研究进行了具体阐述;二是学科部长对课题方案进行指导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学习交流,由“十一五”优秀子课题组长代表蒋冬霞、潘慧黎进行经验介绍,把自己作为一名课题责任人如何统筹安排,如何分工合作,如何持续推进的经验和体验进行了分享,这一交流使许多第一次承担课题研究的老师有了初步的感悟,也为后续研究的扎实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最后,王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希望每位老师都把自己的教育理想融入日常实践中,用科学的研究、整体的策划、扎实的推进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本课题的研究是建立于学校十二五课题基础之上的数学学课子课题,针对于子课题成员学课的教育教学需求与学校十一五课题研究拓宽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实践探索。因而确立了这一课题《小学数学课型与推进策略的研究》。
一、子课题目标:
总目标:我们计划在今后的三年中系统探索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灵活结构,开放有度,推进流畅有效,教师教学素养与学科素养等进行探讨,形成系统规范的方案。
二、研究内容:
1.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研究,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
2.数学课堂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研究。
研究内容: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
3.从数运算、图形、统计、思维策略方面进行教学结构的灵活性与开放性的研究。
研究内容:什么是数学课堂教学类课型?运算、图形、统计、思维策略的学习策略是样的?如何从宏观和微观,教与学,创新与探索多维度推进教学?
4.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研究内容:情境的创设的必要性,具象与抽象的关联研究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和调查研究法。
四、组织分工:
本课题是在学校十二五课题成员的组织与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子课题组长:谢忠恕、季焕庆具体负责实施课题的日常研究。
五、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论证、申报工作;课题组成员分工并确定研究方向,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
2.实施阶段:结合计划从联系生活,从数学课堂实践与反思入手,以数学课型教学实践为基拓,围绕数学课堂推进的有效性等方面开展相关的研究,
3.总结阶段:课题成果总结;课题成果展示推广。
六、预期成果:
1.学习相关文献,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内容有进一步认识与提升。
2.完成相关课例:每学期对不同层面开设某一方面的课型研究,形成成熟案例。
3.相关研究论文撰写:每学年能有相关论文的发表。
4.完成结题报告,通过结题。
|
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的运算、规律探究、图形测量、统计概率等教学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如何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教学策略?它们可以体现哪些具体的育人价值,有着怎样的不同的教学过程结构?我校经过“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的探索、研究、总结,根据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和特点,在思考和认识其特有的育人价值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数学教学课型结构。在十二五课题开题之际,谢老师和季老师能分析我校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型研究方面已经积累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再次提出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型和推进策略,我认为很有研究的价值。
通过认真研读课题申报评审书,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研究目标可以进一步明确:
在后三年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系统探索高年段哪几类课型的结构以及灵活推进的策略,在课题申报书中可以进一步明确,不能写得太宽泛。
2.研究内容可以进一步清晰:
(1)研究内容第3点提到的“数运算、图形、统计、思维策略”这几个内容不在研究的同一纬度。“数运算、图形测量、统计”属于不同的课型纬度,但是“思维策略”似乎不是,表述要更严谨。
(2)“学习起点的研究、教学资源利用的研究、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都可以看作是灵活结构推进策略的几个方面。但是我认为研究内容可以进一步打开一些视角。一方面可以研究不同数学课型中教师引导语的设计、大问题的设计技巧;研究不同课型中学生基础资源的分析利用、学生生成资源的捕捉利用策略;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数学课型研究中成功经验的推广辐射策略的研究,对研究本身进行研究,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工作。
评议专家签名 马美南
2011年6 月22 日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