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数学单元结构教学及其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总结提炼>>文章内容
“长度、面积、体积” 概念及度量教学(第一课时)结构推进设计表
发布时间:2011-11-0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长度、面积、体积” 概念及度量教学(第一课时)结构推进设计表

 

内容
长度
面积
体积
常规
积累
直观展示点累积成线的过程。
直观展示线累积成面的过程。
直观展示面累积成体的过程。
经历
聚类
过程
进行“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充分感知线段的特点。
进行“摸一摸,说一说”的活动,充分感知“面的大小”。
通过实物对比、实验观察、举例等活动,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形成
度量
概念
让学生从大量的事实中抽象出线段共同的本质属性:直的、有长短。
在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物体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形成面积概念。
在材料感知后聚类分析,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概括
比较
方法
让学生进行三组线段的比较,在丰富的矛盾冲突中学习“观察法、重叠法和借助工具”三种比较长度的方法。
类比迁移长度的“观察法、重叠法和借助工具”三种方法,并引导学生重点区分借助什么来比较。
类比迁移线段、面积的比较方法,沟通:长度和面积比较中分别借用物体的什么部分进行比较?体积比较呢?
形成
度量
单位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激发统一计量单位的需求,形成长度单位。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引发冲突,形成面积单位。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比较,引发冲突,形成体积单位。
生活
拓展
找找生活中的1厘米。如果要量跑道的长度呢?
找找生活中的1平方厘米。如果要测量黑板的面积呢?
找找生活中的1立方厘米。如果要知道教室的体积呢?
归纳
方法
结构
我们是怎么学习长度知识的?师生一起归纳板书。
我们是怎么学习面积知识的?学生小组讨论,师板书。
我们是怎么学习体积知识的?学生回家独立整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