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科学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实践研讨>>文章内容
简单电路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1-11-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谭夏

 

《制作红绿灯》说课稿
一、选题介绍
《制作红绿灯》是苏教版五年级教材《简单电路》的一个课外拓展内容。我选择这个拓展内容,处于这样的原因,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学生在第一个了解一些简单电路的基本元件,学会组装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对他们来说,也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但是我想,五年级的孩子,学习能力已经比较强,如果能够让学生通过制作红绿灯,对串联、并联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对电路知识形成完整的认识会有更大的帮助。而且学生利用自己的能力,成功制作红绿灯,从中收获成功的快乐,实现学生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灯多元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科学知识方面1.通过电路的不同连接方式,了解串联和并联的含义。
操作技能上,2. 能够利用所给材料,自行制作一个简单的红绿灯。
方法领悟上,3.在操作过程中,领悟电路电流的流动方向。
二、设计特点
1.把握学习规律,设计环环相扣。
本节课通过三个层次,落实这三个目标。通过让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先认识比较简单,学生最容易理解的连接方式---串联,接着认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的连接方式,并联,并比一比这两种连接方式中,电流的流动的异同点,从而科学的认识串联,并联的概念;这是第一层次;第三个,制作红绿灯的环节,先让学生通过红绿灯的现象来分析电路,从而根据电流的流动设计红绿灯,完善学生对并联串联的认识,最后通过在操作中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动手探究的能力。
三个环节,层层递进,逐层深入,通过教师引领和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操作中归纳概念,从而建立概念的表象,再到利用概念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概念,应用概念的目的,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2. 抓住科学本质,突破学生难点。
引用目标中的话,关于科学方法的。
五年级的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已经逐步形成。而并联、串联的连接方式,都是从电流的流动方向出发思考的。学生连接并联和串联时,需要分析电路,只有心里明白电流的流动过程,才会正确连接。所以电流的流动始终是认识概念,实际应用的“灵魂”,所以只有紧紧抓住这一点,才能帮助学生对电路知识形成完整的理解,也符合电路知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来看,也为学生日后进入初中的学习起好衔接作用。
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是,制作红绿灯。由看到的现象,分析背后的电路连接,并设计出电流图来连接,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所以我是通过问题,红绿灯的并联,和刚才一开始的并联有什么不一样?通过红灯亮,绿灯不亮,说明红灯所在的这条电路是通路,而绿灯是不通的;反之,把开关往这个图钉上连,绿灯亮,而红灯这条路是不通的。所以通过这样的现象,让学生感悟,分析,设计电路图。
 
一、            复习简单电路。(3)
我们刚刚学习了简单电路,你能用桌上的材料,用最快的时间制作一个简单电路吗?
请一个同学把你连接的图画上来。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二、           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8) 8:05 
再简单的电路上增加一盏灯,你能让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吗?试试看。
 
学生实验,你是怎样连接的?投影仪下展示。
师:请一个同学在原来的简单电路上,画出刚刚的连接方式。
这时候,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呢?那假如我把其中的一个小灯泡,拧掉,请问,另一个小灯泡会亮吗?
分析原因。试试看。
就像是和尚的佛珠,一个断了,其他的也都掉下来了。这种连接方式,就叫串联。我们来看串联的概念。
8:15
8’ 再看看另一种连接方式,黑板出示。这样连接,小灯泡能同时亮吗?
猜测。 我们来看。这样的连接方式和第一种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找找。(有两条路径)
请学生说说哪两条路?
假如让你来连这样的电路,你会怎样连接,更加条理些?学生连接。那两条回路和一条回路有什么区别呢》假如我旋开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会亮吗?
 
出示并联。
8:25
 
16‘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来制作一个红绿灯。我带来了我制作的红绿灯,请看。(3’)
开关盒上,红灯亮。当开关打到这边,绿灯亮。神奇吗?
师:你猜猜看,红绿灯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连接的?
生:并联。
师:为什么?生:因为两个电路互不影响。
师:那这里的并联和我们刚刚连得并联又有什么不一样呢?生:刚刚两个同时亮,现在是红灯亮,绿灯不亮。
这里的开关和刚刚的不一样。这里用了这样的两用开关。
出示材料:这个就是老师制作红绿灯的材料,你能用这些材料制作红绿灯吗?
小组设计电路图。(5’)
小组做。(8”)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