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基于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实践变革研究》课题活动记载表
时间 |
2011.7 |
主持人 |
朱丽萍 |
活动主题 |
校本课程指导纲要开发前思考 |
||
活动内容 |
一、关于校本化课程指导纲要的理性思考(导言) 1.现状分析 宏观的背景分析:可写纲要在什么背景下展开的,如:国家中长期规划、新课程标准、新基础教育、学校发展背景、学科改革现状等。 微观的背景分析:基于新基础教育和课标引领下的本学科研究现状的具体分析, 教师在运用新基础教育理念和对课标进行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2.目的意义。撰写校本纲要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包括: 成事:细化课标内涵,将上位的、抽象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行的、具有校本指导意义的实践,形成校本化的实施策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成人:促进教师在课标引领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与探索,把握年段特点,清晰育人价值,变革教学方式,提升科研能力,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3.设计思路。(英语有) 二、关于校本化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建议(纲要) (一)关于本学科的整体认识 (科学和数学:纵向) (二)内容一 1.总目标 2.各年级整体架构 3.教学建议【1.学情分析(学习特点、学习困难);2.教学策略或实施要点】 4.典型案例: 5.质量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 6.教学资源:网站、书籍、课件、图片 (英语和语文横向) (英语)(二)年级有侧重 1.学情分析 2.总体任务() 3.分项任务 递进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建议(教学注意点) 教学资源:积累、拓展、练习 质量评价 典型案例: (语文)一年级(分册编写指导价值大)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总目标、分目标)总目标与分目标有重复,总目标呈现概述?分目标呈现具体? 2.学生分析(学科基础 学科能力 学科习惯) 3.课程内容(结构化) 4.实施策略(根据课程内容选取典型课型提供案例:横向典型性、纵向(年级内、年段内)递进性内容2-3个单元 二年级:儿童诗歌、童话 三、四年级:写景状物 五、六年级:名人故事、古诗)总结课要落到,拓展读,链接写 单元整体教学 目标是聚焦的,过程有两种(结构化的课程内容相对是并列推进与单元整体教学中聚焦目标下的长程两段式 复韵母导读、推进《教结构用结构》、总结课) 5.质量评价(单项能力测试:复韵母拼读练习) 6.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