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单元整体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实践传真>>数运算单元整体教学>>文章内容
有余数除法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1-02-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练习(第四册3-4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余数的意义,掌握试商的方法,加深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通过活动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学会用竖式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指导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怎样求商是计算有余数除法最关键的一步,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体验求商的方法。在安排上是由易到难,先进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商,再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商。在形式上是由直观到隐蔽,先是能够在图上看到商,然后是图上不显示出商。在方法上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理解求商的思考。这一内容的学习是以后三、四年级进行“除数是一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学习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生分析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经对“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以及如何试商(选用得数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的那句乘法口诀的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试商的过程已经不像上节课那么直观,逐步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学生在进行试商时,还会出现一些不顺利甚至错误,比如商过大或过小,过大时使得乘得的积比被除数大、过小时使得余数比除数小或者余数和除数一样大(正好整除没有余数的情况),这都是学生在试商不正确时出现的问题。课堂上要把这些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体会试商的方法和要领,在自己不断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和数感,为后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一、()里最大能填几:

3×()< 7       2×()< 9

5×()< 17      4×()< 11

()×5< 22     ()×4 < 23

二、竖式计算:

6÷3        15÷5

 

1.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       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最后两题的思考过程。

3.       校对竖式格式。

(出示方法:一商二乘三减)

为下面的准确试商做好铺垫。

 

 

回忆竖式计算的方法。

核心过程推进

学 习

  3

出示例题:

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盘,还剩()个。

1.直接列算式,并口头回答结果,填在括号里。

2.你会用竖式算一算吗?

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竖式。

1)展示学生竖式,重点讨论算理:每一步表示什么。

2)小结方法:一商二乘三减四比。(重点解决第四步“比”: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追问:问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板书添加第四步:“四比”

3)指导学生写上单位名称。

 

1.学生独立列算式说得数,并交流自己的算法。

(需要摆学具的可以先动手分一分再写出结果。)

2.学习竖式,探究试商:

1)学生尝试列竖式。

2)同桌交流列竖式的情况。

分析:学生有了上节课试商的基础,这里在结果的正确性上应该没有多大困难,关键是要养成“四比”的好习惯。

 

有了分层的要求就照顾到了学生间的差异,给学困生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

通过讨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来理解竖式的算理。

 

 

学写单位名称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解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过程,也是对有余数除法含义的再次感悟、理解。

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指导学生说图意,列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2.组织交流。

1)展示三份作业:

a正确的; b商过小;c商过大的。

2)说说如何试商的。

3)根据四步完整说出计算过程。

 

 

1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

 

2.同桌交流试商方法。

3.每个学生都要试着完整说出计算过程,并修正自己的计算。

学生独立试商是个难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交流逐步熟练掌握试商方法,计算过程中的四步通过重心下移让每个学生都能准确说出计算过程,学会用竖式计算。

巩固

练习

1.  快速反应:

1)口答:(卡片出示)

22里面最多有()个5

38里面最多有()个4

55里面最多有()个8

2)用手势快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48÷5=9……3   

33÷7=5……2   

63÷8=7……7   

32÷4=7……4   

2.  想想做做第1题。

个别指导,尤其关注单位名称。

3.  想想做做第2题。

选做最后两组的四道题。

(关注24÷330÷5,防止思维定势,全做成有余数的除法。

4.  解决实际问题:

1)每本书4元,小红有15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书?

2)学校有42个排球,每班借5个,可以借给几个班?还剩几个?

3)(出示图)有21个面包,有三种包装方法可供选择:

第一种每袋4个;

第二种每袋5个;

第三种每袋6个。

你想选择第()种包装方法。这些面包可以装()袋,还剩()个。

 

学生快速反应。

被除数较大时学生容易出错。

 

 

反应快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判断方法,指导其他同学。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独立完成并校对,比较两组题的异同。

 

 

独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先算一算再回答。

 

 

 

提出更高要求:你有几种选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熟练掌握试商以及竖式计算的方法。

 

 

 

通过对比练习,防止思维定势。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你又学会了些什么?

2.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个别回答:

1.“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等。

2.“做完别忘了比一比——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等。

 

拓展延伸

1.★÷3=2……□

□÷□=5……6

□里可以填几?

2.明明问芳芳:今天是星期二,再过22天应是星期几?”

 

同桌讨论完成或课后完成。

进一步体会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反思重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