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单元整体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实践传真>>数概念单元整体教学>>文章内容
认识小数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0-10-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年级:五年级
班级:五(4)
人数:48
学科:数学
课题:认识小数(2)
教师: 孙敏
日期:2010.10.15
一、教学目标
1.在认识小数分类的基础上,认识纯小数和带小数,会进行小数的读写。
2.读写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组成,能根据不同计数单位说出小数的组成。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在一二课时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对教材进行重组后,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都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上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经历小数的形成的过程,并在过程中生成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并对小数在比较中的精确作用有了体会。对小数的读写学生还只是凭直觉经验或过程感悟,缺乏理性的认识。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对小数进行分类,在此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认识纯小数和带小数,并在按照类型进行读数的过程中感悟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不同读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不同计数单位表达小数的组成,并在分类和组数练习中渗透小数的大小比较
同时,本课通过分类意义的交代和过程体验以及教结构、用结构的学习方式,重在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素材,依据不同的特点,进行不断深化的学习探索。通过累积渗透式的过程体验,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2.学生分析
学生在经历小数形成的过程中生成了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初步感悟了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了小数的意义。根据以往数概念学习的经验,学生对小数的组成、读写、分类、排序等系统知识有学习的需求。
对于小数的分类,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所知不多。对于小数的读写,很多学生是利用生活经验或简单模仿,缺乏对读写法则的了解,但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都会读了。通过前期调查,发现学生一般会受上节课影响,按照小数部分的不同位数进行分类,但这样的分类对小数的读写没有价值,因此,本课把分类放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读,发现整数部分的读法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不同,需要在过程中提示:以前整数的读法中特别要关注的是谁,在小数中它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0”在不同部分的不同读法。而根据整数部分是不是0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也较少,因此将借助数轴进行范围的区分,从而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对于小数的组成,对照着数位表一位一位说组成绝大多数学生多没有困难,但要按照不同计数单位说小数的组成还是有点难度的,本节课将通过指导,让更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期待通过下一节课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进行再次突破。
本班学生是三年级接班的,学习常规较好,尤其是倾听思辨比较有质量,约有一半的学生养成了自主探索的习惯,爱思考,愿意展示,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需要适当激励,还有约六分之一的学生习惯不是很好,会比较随心所欲,但在鼓励声中还是能保持一定的状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3’
出示数位顺序表,相互说说相邻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间隔的计数单位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活动。
指名汇报:比比谁的发现多。
整体沟通数位顺序表,为后续小数的读写和组成作认识上的储备。
开放导入
1’
昨天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知道小数是怎么来的,以及小数在比较中的精确作用。小数该怎么读呢?小数有这么多,怎样就能全部都会读呢?
听一听,想一想。
明确学习任务,产生读数的需求。
小数的
读写
20’
过渡:老师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数,包含小数的各种类型,如果这几种类型都会读了,那么所有的小数我们就都会读了。
1.沟通已有分类
出示:0.73 40.26 108.2 0.608 603.09 2.5 0.6 0.008   6003.8
1)请学生读一读,分分类。
2)及时捕捉学生按照小数部分不同位数分的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昨天小数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把小数分成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2.分类学习读写
1)想一想,学习整数的读写时我们特别关注谁?是按照谁来分类的?你也能把小数像这样分一分吗?
2)呈现学生资源,读一读,体会一下读法的不同。
3)追问:为什么整数部分中间0可以读一个,末尾0可以不读,而小数部分却不能呢?
4)互动练习,巩固按类型读、写数。
 
5)小结:现在你能说出小数是怎样读写的了吗?
 
3.生成新的分类
1)出示学生根据整数部分是不是0来分类的资源,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呢?
2)把它们放到数轴上相应的位置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3)给出命名:纯小数和带小数。
4)互动练习:运用概念,清晰范围。
 
小结:在认识数的过程中,选择的材料要有代表性,不同的小数依据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就可以进行不同方面的深入研究,现在你对分类学习的好处有体会了吧。
 
 
 
 
学生可能情况:
*按照小数部分的位数分;
*按照整数部分是不是“0”分;
*按照小数中0的位置分……
 
发现昨天的学习中也学到了小数的分类,但这样的分类对读写没有价值。
 
 
学生可能情况:*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没有0;*只有整数部分有0;*只有小数部分有0;*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有0;
 
讨论明理:整数部分带着计数单位读,小数部分不带计数单位读,所以要一位一位读过去。
 
同桌合作按类型写数。
总结: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法则去读写,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写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学生观察,同桌互相说一说。发现整数部分是0的都在0-1之间,都小于1,整数部分不是0的都在1的右边,都大于1。
 
同桌活动:一人写一个纯小数,一人写一个带小数,请同桌说出它们的范围,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交代分类目的,渗透学习方法。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这种分类标准。
 
 
 
在分类活动中强化对数本身在读写中的特点,并能以类的方式整体认识小数的读写。
 
 
 
 
 
 
 
 
 
 
在进一步清晰范围意识的基础上构建对两类小数的理解,并能初步比较两类小数的大小。
 
 
进一步体会分类学习的价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数的
组成
10’
1.理解小数的组成
小数会读写了,你知道它们是由哪些计数单位组成的吗?
拿出653.29,请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说说它的组成。
指名交流,适当解释,清晰方法。
2.说说小数的组成
从四类中各选一个说说组成,看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说。
3.读一读,比一比
404.04    400.004    440.040
问:这几个数都是由0和4组成的,它们的读写和组成相同吗?
 
学生可能情况:
*按照计数单位一位一位说;
*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来说;
*用最小的计数单位来说;
 
 
同桌合作学习。
 
 
说说不同数位上“4”的意义,比比谁能完整地说出每个小数的组成。
以教结构、用结构的方式展开对小数的组成的研究,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更多的时空。
 
 
以弹性要求激励更多的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小数的组成。
基本练习
5’
0、0、1、2这四个数字组成:
三位纯小数、只读一个0的两位小数、一个0都不读的一位小数,最小的带小数。
尝试一下,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按顺序写出所有情况。
在完整认识的基础上能够适当灵活运用小数读写中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拓展
延伸
1’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数,找一找,读一读,说说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为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作准备。
板书设计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读写和组成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法则读写

小数部分:依次读写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分类2
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三位小数
……
数位顺序表
 
分类1
数轴
 

 

 


纯小数   带小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