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数学课型与推进策略研究>>师生成长>>文章内容
【成果一览】在数运算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科育人价值
发布时间:2010-05-0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课题研究成果简介
三年来,课题组2位老师晋升为高级职称,2位老师成为市学科带头人,5位老师分别承担市级公开课,计算教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长程结构梳理,百以内加减法、千以内加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等不仅形成了成熟的案例,而且以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将新授课以及后续的练习课进行了整体设计,并进行了一轮实践,形成了系列设计。
基于数运算教学的独特价值,我们从整体把握、结构加工、还原加工等方式入手进行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关注并开发学生前在经验、潜在可能和个体差异等学情资源的开发,作为课程的策划、实施、创生者,我们同样关注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在这样的系统完善的过程中,锤炼和提升着教师的思维品质。
1.梳理递进目标,提升把握能力
我们确立了三层次目标:一是教学总体的全程式目标,对教学进行整体性规划,二是阶段的递进式目标,对教学进行连续性把握,三是具体的弹性类目标,不同内容的针对性确定。尤其关注度的把握:底线与高标,具体与渗透,写实与写意,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要求,使得不同的学生实现不同的发展。
2. 确立长程意识,提升策划能力
在三层次目标确立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三层次策划设计:长程系统策划——单元结构设计——具体开放设计,并试图构建三层次过程逻辑:学科共通过程——学科独特过程——具体过程结构。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课题组老师整体构建不同类型数运算的长程教学结构设计,从内容分解、目标设计、基本结构、不同内容学生困难、具体设计、过程关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划和梳理,形成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加减法教学、乘除法教学长程结构设计三张总表,整理出与此相关的成熟课例9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资源。
以类课型为单位,课题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和总结提炼,每一类课型把握住了,那么就能在把握每一类课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主动迁移,实现数学教学改革的系统重建。我们的老师也才能实现从数学解题教师向数学教学教师发展,最终从数学教学教师向数学教育教师发展。
 
 
 
 
 
 
课题研究成果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时 间
内容
获 奖 名 称
颁 奖 单 位
1
路叶娜
2009.11
透视本质,明辨轻重,实现发展——一名新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师陶杯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
毛修丽
2009.11
让研究如影相随
论文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
4
毛修丽
2009.12
结构教学在低年段数运算中绽放生命之花
论文三等奖
常州市教研室
常州市教育学会
5
潘慧黎
 
对小学低年段估算教学的思考及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