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二实小青年>>青年文明号专栏>>数学组青年文明号>>优质施教>>案例反思>>文章内容
要注重例题出示的典型性
发布时间:2004-12-23   点击:   来源:晨阳小学   录入者:彭小娟
[课堂实录]

一、复习铺垫

口算下面每个三角形上的三个数的和。

9 8 4 7


1 7 2 6 3

在计算三个数连加时,一些同学们能采用凑十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7:338+168+307=

2.独立试算。

3.方法交流。

4.比较每种笔算的优缺点。

例7的笔算方法有以下三种:

(1)  338   506     

   +168 + 307 

506    813

(2) 338  (3) 338

   +168   168

    506     + 307

+307   813

 813  

方法交流完以后,同学们便谈了自己对三种方法的想法:第(1)种列算式比较麻烦,但算得对;第(2)种方法列式要比第(1)种简单,也很容易算对;第(3)种算法虽然写的简单,但是容易算错,因为每一位上要加上三个数,比较困难。同学们大都喜欢第(2)种方法。

[反思]

“三个数连加”的学习目标中有一条,学会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但是同学们通过例7的学习,却都自然地否认了第(3)种“用一个竖式计算”的方法。那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方法真的象同学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形式简单,计算正确率却很低吗?当然不是。比如在计算745+269+115这样的算式,用一个竖式连加的方法就好,因为各个数位上都能“凑十”计算,无论是速度还是计算的正确率都能提高。同学们否定“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方法是因为例7不但没有体现出这种方法的优点,还突出了在不能凑十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弊端;而且这种方法又是同学第一次接触,不熟悉,否认它就很自然了。如果当初能够不唯书上的例题,而是出示能“凑十”计算的题作为例题,情况就会不同。

[重建]

复习铺垫不变,渗透凑十的思想。将例7改成:745+269+115,独立试算后进行方法交流,通过能“凑十”的情况体会到“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方法的好处,使得同学们一开始能接受它,并进行相应的练习,再出一类不能凑十的题,通过计算比较出用“先加两个加数,再用它们的和与第三个加数相加”的方法简便易对。通过两种情况的对比,让同学们体会到做题要先观察,选择合适的方法再动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看来,所出示的例题的形式,直接影响到学习质量,例题不能唯书,更要从实效出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