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在迎接学校三十年校庆之际,英语教研组将在市、区教师发展中心、集团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基于英语团队现今的优势和问题,更新思维方式,创新教研机制,盘活各类资源,培植骨干力量。坚持日常,提升常规质量;依托课题,引领课程教学;参与活动,助推师生发展;以“新基础人”教天地人事的责任自觉,凝心聚力迎接挑战,促进英语团队教师能主动、可持续、有个性地发展。
【主要工作】
1.研制并出版校本学科指导纲要——英语;
2.施行年级责任人制、校际联合,通过每月质量监控提升教、学常规品质;
3.立足“绘本阅读”“互联网+”课题、开发“访春、嬉夏”课程,开展年级系列活动;
4.提升“个人微课题”研究能力,创设研讨交流互动平台,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养;
5.基于学生新常规,提升英语学科素养。
【过程推进】
一、每月常态调研,在日常中扎根
在期初的课堂调研过程中,以全员参与为基、学科组核心成员考评为主的循环听课制,以“落实课堂常规,提升课堂品质”为主题,调研教学设计、健美课堂。在2月20日-24开学期初的一周内,全体英语组教师参与到调研活动中,由学科责任人、教研组长、学科组核心成员组成了调研小组,在事先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走进被调研老师的课堂。在听课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四个纬度:目标准确具体;过程开放、有效;师生学习互动;过程推进、有序。我们共听了15节课,四五年级以及紫云、香槟湖新校区的三年级作为听课重点,其中13节为优课,2节为良课。调研过程中的主要亮点为:老师们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倾听的习惯、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这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更多关注孩子的参与度。调研情况较好,学生普遍乐于表达,且大方自信;在教师营造的英语学习环境下,能自信地表达;教师也关注了课堂教学的设计,示范清晰、到位,有扶有放,训练扎实到位;过程设计合理,有梯度,问题之间内在联系性强,有明显的层次递进,教学策略积极有效;日常教学中关注课外知识的整合与拓展,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与去年开学初的期初调研相比,教师在关注学生、板书设计、评价机制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1.教学目标需设计清晰,过程推进需扎实有效;2.课堂教学需收方有度,合理安排时间;3.口语交际在语境下有意义的交际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在五月份的四年级书写比赛、作文比赛中,因为日常的作业书写中,还不够重视规范书写,因此成绩还不够理想,作文有1人参加市赛获得三等奖。在六月份的作业质量调研、教学设计调研在学科组核心成员的共同考评下,大家互相学习老师们的创意作业、在评价中促进共同发展、在教学设计的互相学习中,促进整体作业设计水平的提升。
三校区三年级加强日常网络教研、同校区同年级增强日常研讨、在传帮带、互动生成学习的过程中,在办公室形成读书、学习的文化氛围,重温“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重课前备学生基础、创课堂灵动生成、促学生个性发展。
各年级进行过程性专项监测与定期形成性调研相结合,在质量监测的同时,及时作出反馈、评价及后续跟踪分析,以其达到监控的效益。
二、三课题齐研究,在教学中生根
在课题《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教学实践》《互联网+时代英语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基于质量监测大数据分析的教学行为诊断与优化研究》的实证研究中、基于课题,开展每月课堂研讨,各年级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推进绘本阅读:三年级《一起作业网》每周进行绘本阅读;四年级:《少儿语音拼读教程》《牛津树》《海尼曼》等各班绘本漂流阅读;五年级:绘本自主阅读;六年级:每周小故事等方式进行的绘本阅读,让孩子们在书海中习得,在阅读中既增加词汇量,更提升了阅读的水平与能力。以三年级语音拼读教学、四年级绘本阅读教学、五年级语篇阅读教学、六年级写作教学为突破口,各年级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均以研究为抓手,着力推进学生学科素养。在《互联网+时代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范式》课题的引领下,我们本学期更多参与各项目学校的课堂教学研讨与汇报,在学习、反思、重建中有思维方式的突破,并能有创新思考。本学期,在组内成员的通力合作下,英语校本纲要已完稿待出版。
三、组织专项活动,在合作中联动
本学期,我校作为省重点课题英语子课题《互联网+时代英语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的领衔校,联合12所项目成员学校根据制定的项目实施方案,一学年共组织了集中技术培训3次,各校区技术培训共26次,上常态研究课 65节,开展了8次区级、2次省级课堂开放研讨活动。
除期初调研15节课以外,在每月一次的学科大组活动中,年级教学研讨课4节(戴春娟、梁小红、唐燕萍、王静);吴洪菲老师参加市级教学研讨课1节;朱小云、李佳维参加区赛课获得一等奖;江颖在6校联合的集团联盟校课堂教学中参加教学研讨课1节;潘静和江颖在新北区开放一次区级层面的课堂教学研讨互动。本学期英语团队研讨课共计45节次。在市教师发展中心黄老师的高位引领和教师区发展中心研训员薛老师的多次指导下,每次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在一次次的试教和反复重建中,收获的是一次次的经验与成长。
用国际理解教育项目活动中,李佳维老师带领五年级的90多位同学,与赴美国汉推志愿者刘娜佳老师进行视频连线活动与美国W.B. Simpson Elementary School的小朋友们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互动交流成功。用视频直播的方式与美国的孩子们交流,在互动中感悟中西方文化及世界眼光,用实践去感受跨国界交流。
四、集团校际联盟,推动共同进步
本学期,在集团联盟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研究、集团联盟校教研活动开放、期中命卷组核心成员会议、东青学科质量调研(课堂教学)等活动中,共同推进英语教学的教、研氛围,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能力、课堂重建能力。学科部长走进东青实验学校英语学科进行期初交流指导、期中课堂教学调研;在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活动中,朝二、东青、北郊、红梅、青龙联盟学校及兄弟郑陆学校共同研讨9次。集团校际联盟学校的智慧碰撞,让交流更深入,让互动更接地气,让研究更有实效,也让老师们能走出去,在更大的交流平台中,有新的思考、有更多的收获。
五、参与各项竞赛,在活动中成长
通过日常的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是检验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充分利用、积极开发集团内外各类优质资源的育人价值,通过日常教学、英语社团、国际理解教育、四季主题课程等形式积极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在校接触英语的机会,注重学生的平时积累与锻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创设平台,组织培训,在外研社杯英语口语比赛中,有9名学生晋级省赛,其中徐帆同学或小学C组特等奖、蒋佳烨获小学B组二等奖,并晋级全国赛。让二实小学生的健美形象和优秀的英语素养成为集团一张亮丽的名片。
下学期,要带动组内骨干核心力量,发挥其引领作用,并且将校内的教研活动、进入组内自陪、组际联动的模式发展,让研究有主线、让工作更明晰方向,让英语组活动开展地更加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