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写作:勤于笔耕,研无止境
---记天宁区范德举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九次活动
2022年11月23日,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线观看由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建顺作的主题为《赋能专业成长,享受职业幸福》专题培训,探讨中小学一线教师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培训针对当前体育老师在撰写体育科研论文时存在的问题展开,例如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却不知道怎样去表达出来;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有写作激情,但是在思考和专业累计方面欠缺角度和深度等。孙老师以自己的撰写过程为参考,分享了自己从零开始到发表第一篇论文,再到现在“高产”的经验。
从论文的选题、摘要、论文的结构与语言表达、结论与建议以及论文的投稿与包装着手,孙老师深入浅出的展开详细叙述。那什么是一篇好论文呢,孙老师从小、巧、实、美四个方面层层展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座结束后,工作室的老师们对论文写作的方向更加明确了,纷纷表示孙老师的讲座贴近实际,有建设性、指导性。大家也写下了自己的点滴收获:
龙锦小学张智杰:论文写作是每一位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完善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论文的撰写可以帮 助我们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归纳教育教学方法,激起思维的火花,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但是对于学科论文,我一直就有一种敬畏之情,有点尊敬乂有点畏惧,感觉论文是高不可攀的,不是常人之所能及的。于是,一写论文信心就已经不足了,更不用说能写出一篇好的论文了。但是经过这次听讲,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论文的格式和写论文的技巧,帮助我们树立了写论文的信心。
龙锦小学沈灵芸:提升体育教师撰写高质量体育论文的首要路径一是坚持学习国内外核心杂志、专业杂志上已刊登出的优秀论文,和身边周围教师撰写的好论文,通过学习形成规范正确撰写高质量论文样式,二是精心选择与模仿写作有代表性的本学科专业文章,通过初始阶段练笔,体验写作过程,找出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写论文做好铺垫,三就是参照别人写的好论文,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变动与变化,通过改变与改编可以写出自己的论文作品,这是撰写论文关键阶段,四是通过前三个阶段的练笔之后,对撰写论文有创新思维,再通过不断撰写磨练,形成独特的创新论文。
博爱小学杨学海:听完孙老师的讲座,在选题上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一篇优秀的科研论文首先吸引读者的地方就是选题,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更多的是利用理论指导实践,选题范围应当小些,就可以就某个问题研究得更深刻些。同时好的题目具有画龙点睛之效,选题应该来源于文献、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指南、来源于交流、来源于兴趣,结合新旧课标。从特定的活动切入,深度反思实践。最后谨记孙老师对于一个好的题目需要具备的三个特点三个特点:题目相符、简洁明了、引人入胜。
虹景小学徐旭超:在论点的创新中,孙老师教会了我要突破常规,破矩求新比较重要,体育这门学科是一门灵活多变的学科,尤其是现在科技日新月异,可以把这些能用的都运用到教学中来;在教学工作中,善于反思总结经验,有一句古话,吾日三省吾身,需要通过不断的反思来归纳和总结自己,重新认识自己。
丽华三小叶佳宁:我在论文写作中获得了一些小小的荣誉与奖项,但是渐渐的老师们就对我建立了“只会写论文,其他方面有所欠缺”的奇怪印象,我也很想证明自己在上课、竞赛中的能力,但是因为没有获得什么有分量的奖项,这种现象仍然没有解决,我个人也很困惑。从孙老师的讲述中我找到了另外一种方法,通过个人写作论文中的想法、思路与个人的课堂教学、运动训练等方面相结合,以论文促教学,用课堂检验想法,互相补充,共同提升。
局前街小学陈晨:孙教授从自身的发展说起,着重向我们分享了论文写作心得——小+巧+实+美=好论文。“小”到一节课例、一次活动、一个项目、一个现象等,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这是我们实际在做的事情,有话可说,可以谈一谈策略方法、秀一秀器材开发、谈一谈评价方式······“巧”主要从论文的切入口着手,可以是关键事件切入、杂志主题切入、心理现象切入、最新动态切入、多元领域切入、系统梳理切入、冷热思辨切入、特定活动切入、追踪研究切入、课标对比切入等,要做到与时俱进,有敏锐的视角,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实”就是基于实践,观点可实践验证、实践拓展,一般来说我们的策略、方法、举措一定是来自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具可操作性,这样才有信服力;“美”在让理性的思考变为感性,让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因此,我们撰写论文要注意做到精心提炼标题、多元表达观点、把脉逻辑心理,从而使得文章能引起评委或者编辑阅读的兴趣。
体育学科虽然属于实践学科,但科研论文的写作反而是我们重要工作之一,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最后要指导实践,从两者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体育教学潜藏了丰富的科研价值,我们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发现、总结其中的内涵。(文:潘明毅 审:范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