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师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推进学科育人的‘新教学’实验”小学英语学科项目研究、“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发展与应用项目的辐射与研究,2021年11月25日,在这个感恩的日子里,天宁区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携手苏-陕-青三省开展网络研讨活动暨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二十三次活动。本次参加活动的有天宁区李霞工作室成员、陕西安康王亚菲工作坊、青海青海省共和县城北九年一贯制学校师生、二实小英语组成员、凤凰新城实验小学英语团队,三地空中连线进行线上线下研讨,促进共同提高。
一、互+课堂 在情境中教学
活动伊始,李霞部长李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意义作了简要阐述,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安排议程。
接下来,就由来自东青实验学校的徐聂鑫和凤凰新城实验学校的韩雪两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两节互+研讨课。徐聂鑫老师执教四上Unit 6 At the snack bar(story time),主要设计思路是在大情境Mike一家所在的snack bar之下,通过设计看图排序、看菜单等活动培养中年级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设计看图猜一猜活动,唤醒学生对于征求他人建议的旧知,进而形成点餐情境中的综合表达。借助尚学平台的实时检测,学生可以自主检测对关键信息的获取。
韩雪老师执教的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复习有关食物和饮料类的单词。创设参观三个不同类型的小吃店的情境,下发任务,争当美食小侦探,分享美食。在Moon snack bar中复习story,提炼story中有关点餐的句型。出示小吃店的菜单,利用平台的拖拽功能填空,完善菜单,检查学生词汇掌握的情况。对菜单里的词汇进行重新分类让学生感知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完善菜单进行点餐对话训练。第二站音乐餐吧,创设真实的情境,将rhyme time的教学融此情境中,猜猜服务员和两个男孩之间的对话,丰富点餐的语言。利用尚学平台的资源包功能,制作电子菜单,有图片有音频,学生一边浏览,一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食物的英文名称。为后面改编rhyme time作铺垫;第三站角色扮演餐厅,顾客和服务员都需要学生来扮演,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人物进行点餐对话,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出。在点餐中培养学生能够征求他人意见,照顾他人感受的品质。利用尚学平台的圈画的功能,活动更加便利和真实。利用投票功能让学生评选出最喜爱的餐厅,分享给朋友和家人。
二、主题讲座 在理论中探索
吴凡老师结合我们前期的研究,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进行了主题汇报《“互联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能力进阶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她认为,在教学实施上采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关键能力。教师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单元主线,拟定教学总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为单元重各课时、各板块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创造条件,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螺旋递进式发展路径。再借助互联网技术,线上精准定位学生学情,提高课堂实效性,增加课堂趣味性,能更加多元、深度、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
三、互动分享 在智慧中碰撞
两位执教老师结合今天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及时的反思与重建。徐聂鑫老师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对教材文本解读的不全面。在投票环节,Are they good customers?中,有一位学生选择No,面对这样“意料之外”,既惊喜又忐忑。从学生的回答“爸爸征求了Helen和Mike的意见,Helen 也征求的爸爸的意见,但是Mike却没有,所以我觉得Mike不是一个好的顾客。”中可见,孩子们的读图能力和视角真的凌驾于我们之上。课堂中也需要这样的“意料之外”,让我们更能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计教学活动。韩雪老师通过这次的平台教学的尝试与试水,对互+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将会带动她们学校的老师们深入研究,争取有更多老师进行探索与实践。
吴洪菲:从三个意识进行剖析:教学价值意识:教学所关注的核心,不再是学生记忆了多少知识;作为一种必要的发展资源,知识于教学而言,是作为学生感知事物、解决问题、理解世界和建构意义的中介而发挥作用。教学存在意识:“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存在,必将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时间维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体贯通和空间维度的自我、他人与世界的相互关联。教学研究意识:从静态旁观、质量提升和工具理性走向过程体验、事本回归和生命观照。
羌凌霞:徐老师的本节课是一节“以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英语学科能力发展的中年级阅读课。本课徐老师基于互+网络环境,紧扣单元主题,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以任务驱动,问题引导的学习活动,借助互+网络环境,本课的学习活动实现了自主的、个性的、建构化的普通课堂升级版。其次,阅读中的look and think和阅读后的为妈妈打包食物的活动设计颇具创新性,展现了徐老师的教学智慧。
从陕西旬阳来我校跟岗学习的城关三小的叶大苗老师对两位老师进行了高度地评价:两位美女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Unit6 At the snack bar 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这是基于“新教学”与“互联网+”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理念超前化,让我感受到了现代化教学带来的优越感。听完两位老师的课,让我茅塞顿开,知道了如何在英语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通过大单元的整体设计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以达到对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全面培养和语言知识的深度学习。两位老师利用师生问答、小组合作、成果展示、师生评价等多样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验中西文化,渗透学科育人功能,教师由扶到放,将课本语言知识转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
来自凤凰新城实验小学的英语组老师们也都一一点评:
浦亦炼: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在课堂中的实践,两位教师的精细巧妙的教学设计更是处处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另外,互联网平台的加入更是让我感受到了现代化手段对学习的辅助作用,可以让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徐晶晶:两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充满亮点,徐聂鑫老师将课堂分成点餐前、点餐中、点餐后三个部分,结构紧凑,过渡自然,尤其是学生阅读环节,徐老师智慧地运用互联网平台语音学习系统,让学生自主逐句跟读,然后系统评分,自主纠音。韩雪老师的课堂则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利用平板让学生完成了区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完成练习,模拟点单情景和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进行沉浸式英语学习。
王洪岩:这次的基于新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研讨活动,让我受益良多。利用信息化工具,促进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围绕主题层层递进,教学环节的设计很有亮点。
张晴佳:工作室的活动让我们收获颇丰,各位老师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和互联网+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独特的见解,也让我们意识到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学,会以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面貌展现。
本次活动,与在青海支教的二实小课程部钱亢部长的对接,才得以与青海青海省共和县城北九年一贯制的英语老师们一同探究,四年级学生也连线课堂,一边观看,一边学习。青海城北学校教师代表娘毛姐给予两节课高度地评价,轻松的课堂氛围、智能的平台互动,让学生能学到真实的购物用语。
与陕西安康岚皋县城关小学进行网络教研已经第三年了,王亚菲工作室的老师们每次都积极参与并分享智慧。
王亚菲:
围绕《At the snack bar》这一话题,两位老师以精湛教学技艺带领学生在英语世界中畅游,在教学中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1.教学资源引用丰富。将抖音、秒拍等现代媒体资源融入到了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生动的情景,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2.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如“Why do you order the pictures in this way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互联网在学中使用得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核心素养。
四、高位引领 促蓄力再出发
钱亢部长称赞老师们为新教学的开拓者、互联网+的实践者、教育科研的深耕者;青海城北学校教学管理处主任卓玛本也对本次活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空中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收获颇多;陕西安康岚皋县电教中心马铁军主任认为,老师们虚心学习,能从课堂教学中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教研模式将逐渐成为一种常态的模式,三地的合作必将推动和促进教研模式的发展。
最后由工作室领衔人李霞部长总结:在感恩节之际,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让三地教研团队空中连线,拉近彼此的距离,让研讨的目标更聚焦、内涵更深入、辐射更广博。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要更加静心研读理论,聚焦教学目标,用心转化教学行为,践行培育培根。
(文:朱小云 摄:张晴佳 审: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