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 2021-2022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指导思想】
以教师发展工作室为联动纽带,“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常态化研究为抓手,基于“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基于“新教学”的教学理念指导,推进日常化信息技术课堂的深入研究。用数据说话,让数据发声,用基于证据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坚持日常,提升常规质量;依托课题,引领课程教学;参与活动,助推师生发展;促进英语团队教师能主动、可持续、有个性地发展。
【工作回顾】
一、理念与技术同步提升
1.理论学习,夯实个人素养。基于上学期的研究及个人自主理论学习,本学期重点围绕市备案课题“基于证据的小学生言语评价及对策研究”开展文献研究以及如何撰写文献综述,并结合理论,在课堂中进行实践转化。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学习环境、学习的现状分析等因素,进行理论学习与调查问卷分析,并每月每人形成一节课例。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点,组织一次微讲座,分享阶段研究的理论、及实践,在团队研究过程中营造团结协作、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每个成员积极贡献智慧、分享智慧,在互动中实现共赢。本学年至少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省、市级刊物。
2.专业引领,提升学习力。通过网络资源主动学习国内外关于“互联网+”“新教学”“言语评价”专家的相关理论,借鉴先进的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本工作室研究及个人课题研究实施开阔视野。本学期邀请市教科院龚国胜主任指导课题,积极参与省、市、区工作室进行联谊活动,共同切磋,借鉴经验,实现专业发展。
3.课堂把脉,提升信息技术能力。采用“主题式教学”“同题异构教学”等形式,对工作室成员的常态课堂“会诊把脉”。通过自主课堂观察分析与录课、课堂教学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学生英语言语素养分析,打磨每个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课堂观课、评课与反思能力,提升设定教学目标到教学设计、反馈跟踪以及反思能力。
4.课题研究。工作室认真实施“基于证据的小学生英语言语评价与对策研究”课题,做接地气的研究,在过程中关注和培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力、课程实施力、课程创生力,丰实研究成果,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5.课例梳理。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任教年段以及区纲要的制定,制定每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及分课时的设计,重点梳理近两学期的互联网+与新教学理念指导的教学案例,每人每月至少1个案例。
二、路径与研究实施
常态课:日常研究,促理论内化与范式优化
在前期研究的范式基础上,课堂教学范式研究重点提升教师常态化研究。在已有的范式课例基础上,进行基于范式的阅读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范式,积累基于范式研究的优质课例;形成英语写作课例与语法教学课例的新范式,并通过重构教学资源与环境,形成范式的教学流程与评价流程。
基于范式研究,形成范式的课程资源
“互联网+”为孩子们提供了新路径。在学前、学中、学后关注学生言语表达的差异以及提升的路径与对策,本学期关注影响学生言语表达的因素分析。基于学生的学情,打造以“学习为中心”的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分级资源学习包”,研发符合范式应用的互动探究式学习资源库。
形成基于数据的进阶式评价
围绕着学生言语表达素养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线,通过整合嵌入式评价、过程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在时间的历程上,学生言语表达素养的一个进阶的状况,从而真实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过程的刻画,用这样的结果来反馈和提升教学和学生的成长。研究数据更可视。大数据分析,不仅让课堂教学效果更直观,数据的留存也为学生的发展变得可视化、可测量。
三、实践性活动
9月份,举行了线上课题解读和沙龙研讨活动,工作室申报了市级备案课题《基于证据的小学生言语评价及对策研究》,李霞部长围绕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等作了全面、细致的解读。李部长指出基于证据的评价指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者运用评价量表,利用文字、数字或图画等方式对教学现象及时进行记录与描述,借助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分析测评系统等平台对图像进行及时的定格与存档,课后对评价量表中的记录情况和图像资料的搜集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并提出基于证据的价值判断和合理建议的一种评价方式。基于证据的小学生英语言语评价旨在通过教师问卷、学生问卷、智能终端捕捉或后台信息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工具介入进行分析评价与指导教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收集有关学生英语言语表达能力提升的证据信息,又要收集学生价值观、学习品质发展方面的证据材料,将评价过程变成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提升的过程。基于证据,促进教师精准实证研究;基于评价,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这为老师们厘清了课题研究的重点,初步明晰了研究的领域和实施路径。
9月下旬,特邀请常州市教科院龚国胜主任莅临指导李霞和祁代来两个工作室的课题,《基于证据的小学生英语言语评价与对策研究》和《例谈“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及功能》。课题的推进离不开一线教师经验的实践、积累和反思。来自两个工作室的各位老师就自己日常教学中出现的困惑进行了交流,例如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改善教学方式、如何面对复杂的学情、如何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也有老师提出:面对现在“5+2”的教育政策,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又要照顾教师的工作负担,课题将如何展开才能做到高效?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的确是课题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与忽视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的提出,才能让课题更扎根教学、服务教学。
10月份,全体工作室成员参加在二实小举行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区域联动推进学科育人的‘新教学’实验”小学英语专项推进会,抓住此次学习的机会,与一年多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进行智慧碰撞。李霞部长结合今天的两节课例,作了《任务进阶视角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为题的专题讲座,分享了天宁区围绕学科育人的“新教学”小学英语学科的阶段研究成果,即本次研讨课的单元解读。李部长从What——大单元整体教学,我们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和How——大单元整体教学,我们的做法是什么?两个方面理论结合实践,为大家展现了天宁区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样态。
11月份,开展苏-陕-青三省网络研讨活动,东青实验学校的徐聂鑫和凤凰新城实验学校的韩雪两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两节互+研讨课。徐聂鑫老师和韩雪老师分别执教四上Unit 6 At the snack bar第一第二课时,吴凡老师进行了主题汇报《“互联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能力进阶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本次活动,与在青海支教的二实小课程部钱亢部长的对接,四年级学生也连线课堂,一边观看,一边学习。青海城北学校教师代表娘毛姐给予两节课高度地评价;陕西安康岚皋县城关小学王亚菲工作室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并分享智慧。钱亢部长称赞老师们为新教学的开拓者、互联网+的实践者、教育科研的深耕者;青海城北学校教学管理处主任卓玛本也对本次活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空中教研活动让老师们收获颇多;陕西安康岚皋县电教中心马铁军主任认为,老师们虚心学习,能从课堂教学中汲取精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教研模式将逐渐成为一种常态的模式,三地的合作必将推动和促进教研模式的发展。
12月份,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与二实小英语组全体教师联合开展基于学科育人的“新教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薛红老师莅临指导。由朱小云和羌凌霞两位老师本别执教三上Project2的两个课时,紫云小学的吴洪菲老师给大家做了主题为《信息化背景下指向学科育人的小学英语评价进阶策略》的讲座紫云小学的吴洪菲老师给大家做了主题为《信息化背景下指向学科育人的小学英语评价进阶策略》的讲座。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将课堂教学结合学校录播室的智能分析系统,从大数据,数据采集和分析支撑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们不再是“经验式”教学,而是依据学情数据开展教学,让“教有所依”,同时教学数据让教学过程更具象化。
思考:对于已经申报的市课题,后续课题组成员再推广范式的过程中,将更好地基于证据的小学生言语评价及对策研究,并在新教学的教学理念下,更好地践行单元整体教学,梳理成熟型案例,要将之转化为成熟的经验,更好地推广!
【工作梳理】
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活动成果 | ||||
工作室名称:天宁区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 | ||||
序号 | 活动内容(及形式) | 活动时间 | 活动 地点 | 备注 |
期初活动:新课题解读与研究路径研讨沙龙 | 2021.9.9 | 线上 | 微讲座、沙龙 | |
2 | 李霞、祁代来教师发展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1+1>2 团队协作促成长 课题沙龙:我与课题的初见:“基于证据的小学生言语评价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 2021.9.23 | 二实小 |
读书沙龙 |
3 | 任务进阶视角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 (李霞讲座) | 2021.10.22 | 二实小 | 课堂教学 讲座 |
4 | “新教学”与“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常态化研究2(课堂教学: 徐聂鑫、韩雪) | 2021.11.25 | 二实小 | 课堂教学 微讲座 |
5 | “新教学”与“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常态化研究3(课堂教学:羌凌霞、朱小云)微讲座:吴洪菲 | 2021.12.30 | 二实小 | 课堂教学 微讲座 |
公开课 | ||||
1 | 三上Unit7 Would you like a pie?(Story time)校级 | 2021.11.25 | 青龙 | 杨柳 |
2 | 四上Unit6 At the snack bar市级
| 2021.10 | 紫云 | 吴洪菲 |
3 | 三上U7 Would you like a pie?(story time)校级
| 2021.11 | 龙锦 | 周甜 |
4 | 开设区级公开课 Unit 6 At the snack bar(苏-陕-青三省联合教研)
| 2021.11.25 | 东青 | 徐聂鑫 |
5 | 三上Project 2 A puppet show第二课时 区级
| 2021.12.30 | 郑陆 | 羌凌霞 |
6 | 三上Project 2 A puppet show第一课时 区级 | 2021.12.30 | 二实小 | 朱小云 |
7 | 《Unit3 Asking the way》一课在江苏省第十五届“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 2021.10 | 青龙 | 杨柳 |
讲座、报告 | ||||
1 | 天宁区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 2021.12.29 | 青龙 | 杨柳 |
2 | 《信息化背景下评价任务促进学习进阶的实践探索》区级 | 2021.12
| 紫云 | 吴洪菲 |
3 |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研究》于省级杂志《考试周刊》; | 2021.11 | 东青 | 徐聂鑫 |
4 | 《借力“互联网+”技术培养小学英语阅读素养》于省级杂志《当代家庭教育》 | 2021.12 | 东青 | 徐聂鑫 |
5 | 《“互联网+”技术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发表于《时代英语报教学研究月刊》 | 2021.9 | 二实小 | 朱小云 |
6 | 《单元整体活动设计解读(以江苏译林版小学六下Unit3 A healthy diet为例 )》区级
| 2021.5.23 | 郑陆 | 羌凌霞 |
7 | 《基于“大任务”、“大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区级 | 2021.9.17 | 郑陆 | 羌凌霞 |
8 | 《任务进阶视角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省级 | 2021.10 | 二实小 | 李霞 |
论文发表、获奖 | ||||
1 | 论文《基于逆向式设计理论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实践》区“教海探航”贰等奖 | 2021.9 | 青龙 | 杨柳 |
2 | 论文《SOLO分类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发表在《教育科学》杂志 | 2021.9 | 青龙 | 杨柳 |
3 | 《分级建构,分步探究——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发表于《教育视界》
| 2021.7 | 紫云 | 吴洪菲 |
4 | 《基于逆向设计的主题意义探究教学实践》发表于《教育实践与研究》 | 2021.9 | 紫云 | 吴洪菲 |
获奖 | ||||
1 | 指导天宁区小学英语整班朗读比赛二等奖 | 2021.12 | 青龙 | 杨柳 |
2 | 指导天宁区小学英语整班朗读比赛一等奖 | 2021.12 | 紫云 | 吴洪菲 |
3 | 天宁区信息化能手比赛一等奖
| 2021.11 | 东青 | 徐聂鑫 |
4 | 天宁区小学英语评优课二等奖 | 2021.12 | 东青 | 徐聂鑫 |
荣誉 | ||||
1 | 常州市教学能手 | 2021.12 | 紫云 | 吴洪菲 |
2 | 常州市教坛新秀 | 2021.12 | 青龙 | 杨柳 |
3 | 常州市教坛新秀 | 2021.12 | 东青 | 徐聂鑫 |
天宁区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
2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