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已去,凉秋悄至。9月23日,在这秋意渐起的上午,天宁区李霞教师工作室和祁代来教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齐聚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翰学校区,基于两个工作室的研究课题,开展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的课题沙龙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二实小的英语学科的李霞部长主持,常州市教科院龚国胜主任莅临指导,二实小芮艳副校长以及范德举部长助理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分为三个板块:两位课题主持人介绍课题研究方案、工作室成员探讨对课题的研究认识与收获和专家引领指导。
共研:新课题 新研究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路径。两个工作室的课题负责人分别解读了课题研究的方案与阶段性成果。李霞部长主持的《基于证据的小学生英语言语评价与对策研究》从课题核心及其界定、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步骤,及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预期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该课题旨在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同时,也为促进教师的精准实证研究提供平台。
祁代来校长主持的《例谈“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及功能》,通过学前——学中——学后的不同阶段任务学习单的布置,来完成“教的课堂”到“学的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指导学生自主梳理单元核心词句、基于主题意义结构化梳理核心板块内容,实现单元话题学习的连贯性和语言学习的连续性。
共思:聚教学 聚思考
课题的推进离不开一线教师经验的实践、积累和反思。来自两个工作室的各位老师就自己日常教学中出现的困惑进行了交流,例如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改善教学方式、如何面对复杂的学情、如何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等;也有老师提出:面对现在“5+2”的教育政策,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又要照顾教师的工作负担,课题将如何展开才能做到高效?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的确是课题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与忽视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的提出,才能让课题更扎根教学、服务教学。
共长:悟精髓 悟提升
常州市教科院龚国胜主任和二实小芮艳副校长、范德举部长助理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芮校提出:新教学大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一定要在课堂中落地,从素养本位的单元整体设计到在真实情境中深度学习,课题的展开一定要基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用能力。龚主任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两个课题均具有操作性和研究价值,同时也对两个课题分别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在双减背景下,进行作业设计是必要的,如何通过任务学习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对任务学习单的设计上,要明确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对于李霞部长的课题,龚主任指出,课题研究难度大,但这却更能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课题中提到的“证据”,要渗透在教学细节中,对于“证据”的收集,尤其是一些难以捕捉的言语“证据”和思维“证据”,课题组成员需要继续探索,严谨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需要有层级分明的指标框架。
思考、实践、探索、反思,在一次次的交流学习中,工作室的成员们一步步丰实经验、提升自我,更加扎实地走在研究之路上。
(文摄:吴凡 审核: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