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天宁区李霞教师发展工作室第十一次活动在常州市华润小学举行。工作室成员们在李霞老师的带领下,围绕“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英语互+课堂教学”这一主题,展开了又一次智慧的碰撞。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研训员王伟老师莅临指导,用新的高度把工作室研究引向纵深。
第一环节,工作室成员华润小学的赵灵芝老师和二实小的朱小云老师分别作了专题讲座。首先,赵老师结合王蓓老师五上U7《At weekends》这一课,为大家解读了互+小学英语高年段阅读教学范式。赵老师介绍了基于尚学平台的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教学课如何通过“热身导入 巧妙激趣-预测质疑 文本理解- 自主探究 多维思考-个性表达 实践运用”这四个模块来实施。利用尚学投票功能,了解学生周末活动情况;借助平台拖动划线等功能,设计有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接着,朱小云老师的微讲座,以赵灵芝老师的一般现在时复习课《Welcome HK exchange students》为例,《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为题,她首先指出语言的“输入—加工—输出”要在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才更有效。本课的香港交换生背景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寓语法于景之中,通过一个个有情境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说出这些句子,从而发现语法规律。教师在主题意义下开展小学语法复习教学,使语法复习更有效。
第二环节,工作室全体成员和互+项目学校成员就两节课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英语互+课堂教学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徐聂鑫老师从大单元的角度,提出了王蓓老师教学设计目标的制定,并肯定了互+平台的统计功能及评价功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羌凌霞老师提出,从大单元设计的角度思考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将设计课时目标转化为思考单元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化、活动化策略、主题意义化等策略引导学生分析综合信息,并言之有据地作出相应的评价,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吴洪菲老师围绕素养是“个体在各种真实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单元整体教学由目标设计、评价设计和过程设计三个关键步骤构成。评价可分为:学习性评价 assessment for learning,目的是为学习的推进收集证据;学习的评价 assessment of learning, 目的是对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学习式评价 assessment as learning,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评价。前两种是对学习进行评价,后一种是对评价进行学习;周甜老师就互+课堂教学范式的改进与创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杨柳老师提出如何巧妙借力互联网+的功能优势,优化教学设计,引领学生从表层理解逐渐走向深度学习。
第三环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研训员王伟老师对工作室的专题讲座和沙龙研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教师要关注互联网+课堂教学之后留下的数据资源,对平台数据合理再利用;将互+思维延伸到常态课中,使互+研究节律再趋于日常化;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语言的功能性,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并不断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李霞老师为今天的活动作了总结。她指出,老师在日常的教研与研讨中,研究视角要小,切入要深,研究要透,她赞赏了各位成员的精彩发言和智慧的碰撞,活动研究一次比一次深入,现场学习力一次比一次强。李老师期望各位老师要善于总结,不断提炼,为研究积累素材。工作室活动为工作室成员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使大家在教学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The greatest strength is to work together.相信在工作室的引领下,全体成员将在专业化教师的队伍中走得更快、更远。
(文摄:赵灵芝 审: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