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生互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案例评析
学科_语文_ 执教老师___陆芳___ 分析者__张英明__
课例题目___天火之谜_____
互学学习 四个维度 | 教学设计 体现 | 互学次数 | 学生互学 参与度 | 数字化环境作用 | 效果 |
学生与教师互学 | 指导朗读:重读关键词、拉长读音能起到强调的作用。音乐也能起到渲染的作用。 | 15次 | 100% | 图文并茂更能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 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雷暴在人们心目中的可怕程度。 |
学生与学生互学 | 小组探讨:快速浏览课文2-5小节,找出富兰克林揭开“天火之谜”的步骤,最好是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 20次 | 100% | 根据文本语言材料信息敏锐捕捉有效信息,运用思维导图的app从整体上把握“解谜”的过程,为后面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 理清文脉,辨析近义词。 |
学生与环境互学 | 课前自主预习 移动学习 | 每人点击次数至少6次 | 100% | 1.语音材料:课文示范朗读。(纳米盒子) 2.APP现代汉语词典。 3.文字材料:百度百科(富兰克林) 4.视频材料:配课文第一小节解说词。 | 一起作业网(app)数据反馈,错误多的集中在多音字“冠”和“稽”的读音。 |
学生与资料互学 | 学法归纳:了解名人可以从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贡献和人物评价等方面全方位了解。 | 5次 | 100% | 网页提供了例文范的作用。 | 学生掌握了对课外资料进行积极的信息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