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生互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2017.3---2017.7)
2016年9月我们成为天宁区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成员校。
我们校区联动、组室合作、扎根课堂、成就特色展开互联网+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研究。
课标中所提到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指的就是在课内外进行语文学习的种种实践方式,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也包括参观访问、办报办刊、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还包括课外语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图书馆等进行的语文学习等。那么如何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
- 找准活动的途径
1.结合语文教材
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最大限度的结合教材,不应脱离语文教学的需要。结合识字1中国的传统节日实施教学:
课前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习俗等,投票选出最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做一做七彩元宵。课中亲手做一做,(学习有条理地说清制作过程),小组评一评(最有创意元宵),课后送元宵(学说祝福语)。
2.结合学校四季课程开展活动(访春 嬉夏 品秋 暖冬)
自然这片广袤的天地,带给了我们无穷的知识和乐趣。四季美景如画如诗,我们可以带学生深入大自然观察、感悟。
访春:生命真精彩
课前拍摄记录生命成长过程、平台交流多种感官感知生命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内心感悟。课中提升观察的品质和表达的精准。课后做个热爱生命的人。
暖冬:忆冬·议冬·又一冬
课前同学们把找到的冬天发送到了班级群相册相互点赞
课中交流获得赞多的同学:①观察都特别仔细 ②抓住了冬天的特征 ③视角也很独特。教师进行分类,知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冬天(天气、植物、动物、人等)。接着进行说话训练,出示:
(1)冬天在明亮的眼睛里:我看到_______________
(2)冬天在机灵的耳朵里:我听到_______________
(3)冬天在灵敏的鼻子里:我闻到_______________
自录自听,学表达。字、成语中找冬天,运用设备自学与冬天有关的字。
打开雾气屏幕,从新认识的字中选择一个写下来,标上拼音再上传到时光中队群给同伴学习。
课后延续寻找冬爷爷的足迹,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霜,拍成小视频上传朋友圈。
回忆了冬天万物的变化,也讨论出了一些观察的方法。四季更替,我们用上这些方法学习,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二、提炼泛式
语文生活聚问题——启动
多维互动微研究——引动
线上线下深探索——联动
拓展延伸能实践——能动
三、下步研究努力方向
“互”字上出真招
“联”字上求主动
“网”字上作文章
“加”字上动脑经
“语”字上下功夫
整体而言,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还处于一路做一路看的状态,各科研究过程都分工进行,合作的痕迹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没有统一的思考和计划。今后,在研究的系统性、学科的分工合作方面要提前思考策划,使研究力量更集中,研究活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