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辅助栏目>>课题网站>>已结题>>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序列化实践研究>>成果呈现>>文章内容
“享画就画”俱乐部活动小结
发布时间:2016-09-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玥

在本学期的“享画就画”社团课上,我们一起欣赏了5幅世界经典画作。在凡高的《向日葵》中,画中的每朵花就像是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则像火苗。孩子们在画中感受凡高鲜明的个性及富有动感的用笔手法。在凡高的另一幅画作《邮差鲁伦》中,呈现了一位身着邮差帽和制服,长着浓密的络腮胡的半身像,以花为背景的鲁伦显得和蔼可亲。《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著名的油画之一,画面中一个面带微笑,略显羞涩的少妇双手搭着,不戴任何首饰,却流露着高贵的气质。还有二幅是全身像,分别是夏加乐的《小提琴手》和马奈的《吹笛少年》。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一开始就喜欢欣赏名画,懂得如何欣赏,期间有一个情感的改变过程:从不懂得欣赏方法也不爱看名画------喜欢看、但缺少方法-------喜爱欣赏活动、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审美情感还有赖于名画的内容和欣赏活动的组织形式,富有生命力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及有趣的活动形式都能给他们带来新奇和愉悦。本学期我利用系列绘本《凯蒂的名画奇遇》及美术教本《我学大师》作为校本教材,精挑细选了大师传世名作呈现给孩子,除了在视觉上给予他们良好的欣赏媒介,对于每一幅画,更从中找到适合的方向,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并且提出可供练习绘画的题材,以人物为系列指导构图,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实践,从而使孩子们在情感上亲近名作,在眼界上得到拓展和提高,在绘画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头脑不是用来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让我们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在不断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同时,使学生内在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