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月规划机制,带好一批领头羊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数学组 随着集团管理重心的下移,集团成员校增加,基层管理的压力日趋增大。教研组长作为年级日常教学研究的实际策划者、组织者和落实者,他们的力量就是整个数学教研组力量的源头。 存在问题: 1. 基层管理竞聘上岗,三分之二的新手,对新上岗教研组长领导力的指导 培育十分重要,教研组长的思维方式、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挖掘的问题, 2.各教研组在完成基本理念学习、课型研究的基础上,如何在完成学科组 的基本要求、确保年级基本教学秩序的基础上进行有差异的推进措施策划,以实现日常研究质量的稳步提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整体策划: 我们推行“月规划”教研机制。期待采用总-分-总的教研方式,实现“年段与年级交错”、“月规划与月展示呼应”、“月调研与月考核跟进”,将策划组织的主动权、扎根日常的责任观下移到教研组,在实践研究中建立新秩序、历练新基本功。 我们制定了新的教研节律: 在月规划之初,我们期待依托月规划,促进理论学习的内化和转化力 ;依托月规划,促进了教师教材的解读能力 ;依托新教师月规划,促进了教师的评课反思能力;依托月规划,促进教研组常规更规范 ;依托月规划,促进教研组文化的再发展 。 我们把集团行政例会的成功经验迁移到学科管理中,创新架构了“一三三”运行机制。 一是确立一个理念。让发现成为一种时尚、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学期初由教研组长根据本年级教研组成员结构、研究推进现状和团队发展需求,自主申报需要主题研讨的内容,以微课题研究带动基层团队的双专业发展。 二是依托三个平台。每月第一周规划周的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组内研讨,形成上月总结和本月策划初稿,第二阶段——组际分享,以组长例会的方式进行集中交流。组织教研组长进行阶段工作交流和信息互通,对重点工作和难点工作加以集体研究、集中突破。组长例会开设“集团教研长镜头”、“教研信息万花筒”和“一月教研新规划”三个平台。 “集团教研长镜头”由各教研组长总结一个月的年级教研工作;“教研信息万花筒”由每一位外出学习者在对比中分享学习感受;“一月教研新规划”由各教研组长交流基于上月教研工作问题的本月教研组工作规划。 三是提出三微要求。进一步发挥“走进学科异域”的差异资源效应,每月一次邀请其他学科的教研组长共同参与“教研管理微学院”交流活动,由各教研组长轮流就学期初申报的主题异域交流微课题的推进策略和成效问题。通过教研组长的“微报告”“微辩论”“微点评”提升基层管理者的问题敏感和现场学习力,促进人事交互的共通互化,实现教研组长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基层教研组管理品质的提升。 具体落实: 1.立足年级,做实日常教研 除了期初的日常调研和学科组成面的活动,各年级组共组织了三次组内研讨。这三次研讨都以“基于结构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题。每个年级的教学研讨均以同一内容的前后两课时为基础,进行整体结构化的设计或呈现。例如二年级的“平均分”前后两课时,第一课时进行两种分发的整体感悟,第二课时设计成练习课。四年级的“角的分类和画角”把新授一课时、练习一课时整合成两课时新授。第一课时角的分类加相应练习,第二课时画角加相应练习。两种不同的整合体现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之间内在关系的解读和设计。又比如三年级的“千克和克”,内容上虽不做调整,但千克和克,学生认识的过程具有类同关系,教学的结构和推进过程体现了质量单位教学的基本结构对教师具有普视意义。又如五年级练习课的前后两课时的同时呈现,体现出练习的侧重点和推进感,正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软肋所在。教研组长立足本年级的内容特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选择的素材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研究力,提升了日常教研的质量。 2.勇挑重担,增厚自身素养 教研组长除了做好领头人,也在学校和学科组的活动中勇挑重担,做强自己。例如,在11月2日的“新基础”全国推介会潘忠德、唐琴珠承担了数学课堂的现场开放,许云雅、路叶娜、季焕庆则承担了现场拍摄、点评、会场布置等任务。在学科组活动中新任教研组长郁丽艳上午听课,下午重建,以积极向上、开放的心态聆听吴亚萍教授的现场指导。路叶娜老师在山东烟台教师来访时呈现了“认识线段”一课,广受好评。 二、四、五、六年级的区专项调研都在汪水清等教研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开展,二、四、五年级的测试成绩都远高于区平均,华杯赛、小数报竞赛也顺利进行。 教研组长以责任人的姿态,在各项工作中提升了组织能力和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教师的领头羊。 成效反思: 成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集团教研重心逐渐从学科组下移到了年级教研组,教研更自主、更贴地、更鲜活。教研内容实现了“三对接”:横向学科组总目标与教研组突破重点对接,纵向年级之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的沟通对接,点上教师个人发展需求与团队建设目标的对接。我们感受到年轻的教研组长们飞速的成长,他们自身会思考、会策划、会推进了,也因而言之有物了,他们更能充分开发组内人员优势,把年级特色教师的打造和青年教师的培养的责任杠了起来。 不足: 1.教研组长日常的资源积累意识还有待加强。组内教研的课堂实践中,有很多值得推广的亮点和很多值得再推敲的做法。活动后,这些资源以及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大都散落在教师个体材料中,不能为后续的研究、学习提供最大可能的支持和帮助。 2.教研组长的指导力还有待加强。教研组长不管在教学还是在研究上都是比较出色的,组长不能仅仅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引领者。对学科组的青年教师起到榜样和指导作用是教研组长的职责,这一点还有待加强。
数学组——月规划教研机制的推进
发布时间:2016-06-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附件:
![]() ![]() |